“頎哥兒,高家為什么會這么快跑來道歉?這不科學呀?”等高知旭離開之后,冬瓜滿頭霧水的湊上來詢問。
“他不來才不科學,你去一趟馬車行,讓木匠趕緊再打造十口募捐箱,說不定明后天我們還要去鄞縣募捐!”趙頎吩咐說。
“好!”冬瓜對趙頎的安排一貫言聽計從,水也沒來得及喝一口便趕著馬車去馬車廠,趙頎則走進窯洞。
阿蓮和小竹正在燒水做飯,蘇老太則坐在涼棚下面發呆。
趙頎安慰了阿蓮和小竹幾句之后走到涼棚下面坐下來,把今天在鄞縣募捐的事從頭到尾的仔細說了一遍。
蘇老太聽完之后沉思了許久。
“頎兒,我不知道你為什么要幫崇國公募捐,但既然你做了,那肯定就有自己的想法,太婆年紀大了,也不太了解官場的事,但你切記眼下的局面,還并沒有力量去和這些地方官員抗衡,以前崇國公在的時候,你還可以借一下他的勢,如今崇國公調走,慶元府就沒有人能夠幫你,一切就全靠你自己,因此無論發生什么事,一定要首先考慮自己的安危……”
“今天你沒有沖動去縣衙告狀,這是對的,天下烏鴉一般黑,無權無勢的人無論在哪里都受欺負,當初蘇大學士有神宗和太后護佑一樣被卷入烏臺詩案之中差點兒沒命,明哲保身,而后再有所圖,高知年在慶元府勢大,這是眾所周知之事,所以你千萬不要和他翻臉……”
“至于新來的知府趙葵我還是了解一些,算是一個有擔當的人物,像他這樣的官員現在朝廷不多,若是有機會你一定要去拜訪他一下,只有這樣高知年以后才不會敢輕易動你,你逼迫高三郎當著鄞縣百姓的面道歉,為了化解眼前的危急,高知年肯定會答應,但你切記提防高家以后的報復……”
“是,我以后會注意,太婆你們在家也要小心一些!”
“我們幾個婦孺在家,沒啥好擔心的,高知年再混賬,也不會對我們下手,他們的目標是你,上次是呂家,這次是高家,你得罪的都是些難纏的勢力!”
趙頎苦笑,“太婆,不是我想惹他們,是他們自己找上來的麻煩,我還不想多事呢!”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終歸是你做事不夠穩妥,太婆也不是說你做的不對,而是以后你做事要盡量把事情想的周全一些,就比如這次去縣城募捐,就沒有動腦筋,明知道崇國公已經離開,但還是急匆匆就去了,而呂家與慶元府諸多官員都有牽連,怎會不從中破壞,吃一塹長一智,一定要好好記得這次的教訓!”
“是,孫兒記下了,以后做事一定穩妥一些!”
趙頎不得不承認蘇老太說的對,這次的募捐,自己的確是太想當然了一些,這是封建時代的大宋,不是后世的文明法制社會。
“嗯,記得就好,但所謂行的正走的直,人在做天在看,你為前線募捐軍餉是在積德行善,我想還是會有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這次趙葵出手幫你,也算是老天沒有辜負你這一番心意,既然做了,那就把這件做好,不好虎頭蛇尾,而自己說過的話更要兌現,這些老百姓捐助的善款一定不要私自挪用!”
“太婆放心,這個我自然分得清楚,眼下小龍灣海港已經完全走上正軌,明年完工之后我們至少回會有上百萬貫的收益,募捐的錢我也沒看在眼里,真的只是想幫崇國公一把,畢竟抵抗蒙古人是眼下最為緊迫之事,若是前線崩潰,蒙古人怕是很快就能攻破臨安殺到慶元府來!”趙頎解釋說。
蘇老太緊緊握住拐杖,干枯的雙手略微有些顫抖。
似乎趙頎的這句話觸動了她的某些記憶。
“太婆您也別太擔心,既然崇國公已經推測到蒙古人的意圖,朝廷肯定也會做出一些防備,只要防守得當,想來蒙古人也不會這么容易得逞!”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