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哐哐哐……”
兩日之后,依舊是三江口靈橋碼頭的空地上,一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募捐橫幅拉開掛在展架上,一群人從馬車上不斷搬下各種傳單和募捐箱再次擺上,甚至還在四周插上了十多面五彩繽紛的彩旗,上面寫著各種宣傳募捐的口號,比上次看起來更加熱鬧。
這次來的不光有小龍灣的人,還有鄞縣縣令、縣丞等一群身穿綠袍的官員,而負責維持秩序的是縣尉童大雄帶領的一群官兵和巡捕。
兩天時間過去,高知年吃癟的事早已在鄞縣傳的沸沸揚揚。
而高衙內被老爹打的皮開肉綻血肉模糊的事更是傳遍整個慶元府,成了數十萬慶元府百姓茶余飯后熱烈討論的話題。
百姓喜聞樂道,官紳唏噓感慨。
總之就是,這次高衙內一腳踢到鐵板上栽了一個大跟頭。
而且還聽說,高衙內會在靈橋碼頭當面向鄞縣百姓道歉,不光會賠償砸爛募捐箱搶走的五百貫錢,同時還會再向像鄂州前線捐贈一千兩白銀作為軍餉。
甚至新來的知府趙葵已經放話出來,為前線募捐,這是忠君愛國之舉,是保家衛國的大義所在,任何人不得從中作梗和破壞,若是有人膽敢造次,必將嚴懲不貸。
當這些消息陸續傳播開來并且越來越清晰無誤之后有,極大的刺激和調動了鄞縣百姓的熱情。
因此當再次募捐的消息傳開之后,成千上萬的人歡呼著涌向靈橋碼頭,從鑼聲響起不到一刻時間,整個靈橋碼頭便已經圍的水泄不通,許多普通百姓早已激動的捏著占滿汗水泥土的零鈔銅錢想要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
人山人海的人群之中,趙頎看著如此熱烈的場面,也是感動的有些眼睛發酸。
這些圍觀者,大部分都衣衫打著補丁,皮膚黝黑粗糙。
這些都是最普通最底層的貧苦百姓,他們中間大部分人都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但通過自己的宣傳,他們仍舊選擇拿出微薄的收入來支持前線的抗戰。
雖然朝廷腐敗,但民心未亂,這是一個和其他王朝末年民亂暴動完全不同的時代,大宋的百姓,從骨子里面還是深愛著這個國家,深愛著這片土地。
“鄞縣的諸位父老鄉親……”
趙頎舉起手中的木質喇叭筒。
圍觀的百姓很快便安靜下來。
但趙頎卻喉嚨發酸有些說不出來話,聲音有些沙啞,也有些哽咽。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今國難當頭,為了不當亡國奴,小子懇請諸位父老鄉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捐獻錢財募集軍餉援助崇國公和鄂州前線的將士,某趙頎,在這里替崇國公,替鄂州前線的將士,替正在和蒙古血戰的大宋勇士們謝過大家了……”
趙頎單膝噗通就跪在了地上。
“嘩~~”圍觀者瞬間嘩然騷動,許多人都流著淚往前擠。
“趙大郎說的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眾志成城,保家衛國,我們大宋與蒙古蠻子不同戴天,這捐錢可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所有慶元府百姓的事,大家說對不對!”人群中有人振臂高呼。
“對,我們今天就是來捐錢的,但我們想知道高衙內搶走的錢他什么時候還回來!”人群中另有人大吼。
“對,高衙內出來,國難當頭,百姓捐款,他竟然敢搶走募捐的軍餉,他若不來道歉,我等如何還敢捐款!”
“高衙內出來~”
“高老三出來~~”
“出來……出來……出來……”
人群中響起此起彼伏的怒吼,然后慢慢匯聚成為一股山呼海嘯般的浪潮。
面對如此群情激動的場景,前來為募捐站臺的縣令崔志壽和縣丞胡庸等一群縣衙官員全都驚恐的臉皮發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