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師,你旁邊的工具,我們可以隨便用嗎?”E組的求生達人周闖問道。
“可以用,每用一樣東西,就要在你們完成生火總時間上加上三十秒的時間,這里的任何東西沒有任何限制,你們可以隨便用,想用幾樣用幾樣。”何囧笑著點頭道。
“還有人沒有沒有其他的疑問,沒有其他的疑問的話?工作人員開始各自計時了。”何囧見大家都沒有再提出疑問,紛紛點頭表示明白規則。
便立馬宣布第一次變數開始。
這個時候,五個工作人員拿著一個秒表來到五組人員的設立的臨時地。
“按照我吩咐的行事,速度越快越好!”李音笙在節目組準備的工具當中,挑選了一把瑞士刀之后,便往海島邊緣探索而去。
至于節目組準備的生火的工具有很多的,其中就有瑞士刀、電燈泡、傳統的鉆木取火套裝、一人份的火絨等物品的。
C組和E組兩組都是挑選了傳統鉆木取火的套裝,節目組提供的套裝的東西,就包括了一根質地堅硬的木棍作為鉆桿,一塊干燥且易起火的木板作為火板,以及一小片用于引導火星的火絨。
兩組拿到鉆木取火的工具后,都顯得信心滿滿,他們圍坐在各自的臨時地,開始了挑戰生火任務。
BD兩組則沒有挑選節目組提供的物品,和A組一樣,隊員四處散開在這著海島上尋找生火的工具。
“我找到火絨了,很多,夠我們六人用的。”這時,趙麗瑩大聲喊道。
“我也找到合適的火板。”張一興的聲音接著傳了過來。
正好,李音笙也找到了兩根適合制作的弓弦鉆木取火的木棍,長短合適,干燥且質地堅韌。
前后不到兩分鐘的時間,他們就找到合適制作弓弦鉆木取火材料、生火的工具。
制作弓弦鉆木取火需要耐心與技巧,李音笙他們分工明確,李想負責精細地打磨木棍,使其一端尖銳而光滑,作為鉆頭。
李音笙把鞋帶給解了下來,把鞋帶綁在了一根韌性良好的樹枝兩端,作為弓架。
用來生火的木頭,也可以稱為火板,在中心切一個V型切口讓刀或其他尖銳的物體能進去。
將弓弦在取火棒上繞一圈,讓弦的中間部分繞在取火棒上,這樣才有空間前后移動取火棒。
“太好了!點燃成功了,下一個繼續。”這時,E組那邊傳來歡呼的聲音,原來是E組的達人利用原始鉆木取火的工具,成功點燃火了。
緊接著C組胡哥,也利用原始鉆木取火的工具,成功點燃火了。
兩組接連有人點火成功,這有些刺激到了B組和D組,他們兩組既不是選擇原始鉆木取火的方式,也不是和李音笙他們一樣選擇弓弦鉆木取火。
而是選擇了更為現代但同樣考驗技巧的燈泡聚焦陽光法。只見B組的成員在大太陽底下,一人手持燈泡,小心翼翼地調整著角度與距離,另一人則在一旁協助,用干草和細木條搭建起一個微小的火堆。陽光透過燈泡,匯聚成一點明亮而熾熱的光束,直射在干草上。
“加油!就快了!”D組用的是摩擦生火,選擇了兩塊竹篾,中間放一些火絨,來回摩擦起火。
“制作好了,我先來生火。”李音笙花近兩分鐘的時間,這才把弓弦鉆木取火給制作完成。
李音笙迅速而有節奏地拉動弓弦,帶動鉆頭在鉆板上快速旋轉起來。每一次拉動都伴隨著輕微的“吱吱”聲,那是木頭間摩擦產生的聲音。
弓弦鉆木取火,不僅僅省時省力,實則是對物理原理的巧妙運用,通過快速旋轉產生的摩擦力,將木頭的熱量集中至一點,直至達到燃點。
隨著李音笙動作的持續,鉆板上的木屑開始逐漸變得細膩,顏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