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39年4月10日。
木星軌道,星河之都,沐宇航天科技集團駐外事業中心辦公室。
華可鏡正和老搭檔李晨景和毛咸宇等人閑聊著。
一口川普的李晨景先開了腔“仙人板板,木星老爺又爆發了。”
華可鏡笑了笑,這可是在地球上看不到的大場面。
算一算,今年以來,太陽系內最大的一場暴風就是眼下的木星暴風了。
該暴風覆蓋直徑大約是地球直徑的212倍,最高速度超過了560公里小時,類比一下是地球上17級風力的兩倍還要多。
當然,這場風暴并不會影響到外層空間的星河之都,要不然這幾個老伙計哪會如此云淡風輕。
毛咸宇也表示要感謝公司的建設項目,不然他們也沒有機會近距離目睹一場浩大的木星風暴。
作為怡景建設的元老級員工,毛咸宇如今早已經成為集團主要骨干之一。
這一次之所以同李晨景一起來到木星,為的就是他剛才提及的“公司的建設項目”,也即木星四大衛星的基地建設項目,簡稱木衛基地項目。
木星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首,與地球有著極大的不同。
她首先是一個氣態的巨行星,并沒有實體表面,主要由84的氫和14的氦及2的微量的甲烷、水、氨水等組成,中心溫度能夠達到35700攝氏以上。
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文明如果飛躍發展,享有真正的高質量的生活水平,那么在木星系統建立資源基地以及宇宙飛船基地將是必然的選擇。
因為未來人類文明的能源消耗量將是現在的成千上萬倍,在整個太陽系中,也只有木星(或許還有土星)才能夠滿足人類未來的巨量能源需求。
回到當下,星河之都想要在木星系統立足,首要問題是如何保障龐大而持久的能源供應,其次是便是基礎物資的生產。
關于能源保障的問題,
雖然木星上蘊藏著大量的氘和氦3,其質量之和約占木星總質量的70以上,甚至超過220個地球的質量。
但因為木星內部氣態物質密度隨深度的變大而不斷加大,只有外層是以氫為主體的大氣層,再往下是液態的氫,核心可能是液態和固態的金屬氫(液態或固態氫在上百萬大氣壓的高壓情況下變成了導電體,由于導電是金屬的特性,故稱金屬氫)。
故而以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還根本無法深入,只能嘗試在木星的大氣層頂部開采氘和氦3。
當然了,即使開采不易,但對于熟練掌握受控核聚變技術的人類來說,這樣的資源獲取渠道仍然宛如天堂一般。
幾十年前的人一定無法想象,在這個時代的電力資源幾乎是免費的,且近乎于無限的。
而關于基礎物資的生產供應,則必須依賴于木星的眾多天然衛星,畢竟這里遠離地球,“星際快遞”是絕對不現實的。
事實上,在星河之都的第二第三階段建設規劃之中,就包擴了木星各大天然衛星的基地建設工程。
就拿木星的四大衛星來說,隨便拉出來一個,那都是能夠在個頭上與地球相媲美的天體。
其中無論是水資源,還是各種金屬礦產的蘊藏都足以供養甚至再造n座星河之都。
所以,人類現在要做的,就是將建設月球基地或者火星基地的那一套照搬過來,然后再做一番因地制宜的改造。
說道建設木衛基地的大工程,作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建筑企業,作為世界最頂尖的星際工程承建商,怡景建設集團自然要為自己一奶同胞的兄弟公司扛起大梁。
“學姐和我侄什么時候過來?”
閑聊之中,華可鏡又問到了陸潔詩的情況。
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依舊延用著最早的稱呼,而作為最密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