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桓。
位于上京城東北方,遙距七十余里之處。
東都——北恒州府,此地與大周境內首屈一指的崇山峻嶺烏圖山僅隔十余里之遙,以至于在東都的街頭巷尾,抬頭即可望見那山巔終年不化的皚皚白雪,仿佛是大自然賦予的一抹永恒的銀邊。
林懷景,這個副都統的身份,倒是給了他一個便利,欲離京出游,無需繁瑣地覲見皇帝,只需向三皇子林懷義點頭允準,即可策馬揚鞭,出城遠行。
而林懷義,自是不會拒絕這份請求,他暗自期待著林懷景更多的求助,以便累積人情,疏通彼此間的往來。
于是,攜著侍女或者說妻妾詩柳,林懷景跨上白馬,一路向東北方的北桓州府東都馳騁而去。沿途風光旖旎,直至一處茂密林前,一座名為“望北亭”的雅致亭閣映入眼簾,成為旅途中的小憩之地。
正當他們接近望北亭時,不期然被數人攔住了去路。
“世子,太子殿下正在前方恭候。”
攔路人上前通報,這一消息讓林懷景頗為意外。畢竟,在上京風云變幻的當下,太子未主動召見已讓他感到詫異,更何談在此靜候他的到來?
林懷景與詩柳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隨即催馬加速,直抵望北亭。亭中,太子挺拔的身影正凝視著遠方,與三皇子的不羈截然不同,太子顯得更為莊重嚴謹,一舉一動皆遵循禮法,仿佛他的人生被條條框框的規則精心構筑,不容絲毫偏差。
“太子殿下竟有此閑情逸致,特來此地賞景?”
林懷景翻身下馬,語帶調侃。
“本宮在此,正是為了等你。”
太子坦然回應。
“等我?未知太子有何要事需與我相商?”
林懷景點到即止,未再多問。
太子微微示意,四周隨從迅速散開,使得望北亭周圍十丈之內,僅余林懷景、太子二人,以及各自身后的侍者——林懷景背后的詩柳,與太子一側那位身著青衫、劍未出鞘卻已鋒芒畢露的劍客,構成一幅靜謐而微妙的畫面。
“敢問太子殿下,這位是……”
林懷景的目光落在那位劍客身上,帶著幾分警惕。
“他名喚寒楓,乃本宮府上的門客,日常負責守護本宮的安全。”
能在如此關鍵時刻伴隨太子左右,寒楓顯然深得太子信賴。
林懷景未再多言,轉而注視著林懷仁,靜候此行目的的揭曉。
“京師之事,你應該也有所耳聞吧。”
太子率先打破沉默。
“確實,殿下當前的局勢頗為棘手。”
林懷景坦然回應。
“你認為,陛下此舉是為了警示本宮,還是已心向三皇子?”
面對太子的詢問,林懷景輕輕搖頭:
“我不知道,殿下與三皇子之間的糾葛,不是我能揣測的,亦不愿介入。”
“你這副都統之職,恐怕是出自三弟的推舉。如此,是否意味著懷王府已傾向三弟一方?”
太子并未就此罷休,繼續追問。
“懷王府向來不涉黨爭,若懷王府插手,大周恐將動蕩不安。殿下盡可放心,無論是我,還是整個懷王府,均無意卷入殿下與三皇子的紛爭之中……”
“若本宮有朝一日登基,必重用懷王府,懷王府也不必再經歷如今這般尷尬境地……”
未待林懷景言盡,太子急切地打斷道。
“尷尬?那不過是京師之見。實則,懷王府從未將那些首鼠兩端的官員放在眼里。我們所行之事,皆出于本心,無畏京師之壓力。”
言至此,林懷景邁步上前,直面太子。不遠處,寒楓見狀,手已悄然撫上劍柄,戒備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