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
中年婦人感激地點點頭,“那就太好了。我們這些小民,就盼著能有個安穩的日子過。”
朱瀚和朱標繼續與中年婦人交談,詳細詢問了她家里的具體情況,以及村里其他家庭的生活狀況。中年婦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將村里的大小事務都一一道來。
交談間,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朱瀚和朱標向中年婦人告別,準備返回客棧休息。臨行前,朱瀚再次叮囑道:“大嫂,如果以后還有什么困難,盡管來找我們。我們一定會盡力幫助大家的。”
中年婦人連聲道謝,目送著朱瀚和朱標遠去的背影,心中充滿了感激和希望。
回到客棧后,朱瀚和朱標立刻整理起今天的所見所聞。朱瀚提筆記錄著每一個細節,而朱標則在一旁補充著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兩人時而低頭沉思,時而低聲討論,氣氛既緊張又嚴肅。
“瀚王叔,我覺得我們應該在報告中特別強調一下村里的教育問題。”朱標突然說道,“那些孩子們的眼神里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我們不能讓他們失去這個機會。”
朱瀚點頭表示贊同,“沒錯,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關鍵。我會在報告中詳細闡述這一點,并建議朝廷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后面精彩內容!
次日清晨,朱瀚與朱標早早起床,簡單用過早餐后,便準備出發繼續他們的微服私訪之旅。每一天的走訪都可能是改變一個村莊、一個家庭命運的關鍵。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兩人不時停下腳步,與沿途遇到的村民交談。一位老農正彎腰在田地里勞作,朱瀚走上前去,與他攀談起來。
“老丈,看您這田里的作物長勢不錯,今年收成應該不錯吧?”朱瀚關切地問道。
老農直起身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笑道:“托公子的福,今年風調雨順,作物長勢確實比往年要好。只是這田租稅賦太重,到最后能剩下的糧食也不多。”
朱瀚聞言,眉頭微皺。“老丈放心,我們會將您的難處如實上報給朝廷,希望能為您減輕一些負擔。”
老農感激地點點頭:“那就多謝二位公子了。我們這些莊稼人,就盼著能有個好收成,過上好日子。”
繼續前行,兩人來到了一座簡陋的村舍前。一位中年婦女正在門口洗衣服,見到兩位氣度不凡的公子,她有些驚訝又有些羞澀。朱標走上前去,溫和地與她交談。
“大嫂,您這衣服洗得真干凈。家里一切都還好吧?”朱標問道。
中年婦女抬頭,見是兩位和善的公子,便放下手中的活計,答道:“多謝公子夸獎。家里還好,就是孩子他爹前些日子病倒了,家里的活計都落在了我一個人肩上。”
朱標聞言,心中一緊,連忙從懷中掏出幾兩銀子遞給她:“大嫂,這些銀子您先拿著,給孩子他爹看病用。我們會盡快聯系醫官前來診治。”
中年婦女接過銀子,眼眶微紅,連聲道謝:“多謝二位公子,您真是我們家的救命恩人啊!”
朱瀚也走上前來,安慰道:“大嫂別難過,朝廷不會坐視不管的。我們會盡全力幫助你們度過難關。
離開村舍后,兩人繼續走訪。每到一處,他們都耐心傾聽村民們的訴求,盡力為他們排憂解難。有時是幫助解決農田灌溉的問題,有時是協調鄰里間的矛盾,有時是安撫因病痛而焦慮的村民。
午后時分,兩人來到了一片荒蕪的土地旁。這里原本是一片肥沃的農田,但因連年干旱,莊稼收成銳減,村民們紛紛放棄了耕種。朱瀚望著這片荒蕪的土地,心中滿是憂慮。
“殿下,我們不能讓這片土地繼續荒廢下去。”朱瀚對朱標說道,“我們必須想辦法幫助村民們恢復耕種,讓這片土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