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有一條大道直通遠方。埠頭上有不少房子,他們一看,俱是做買賣的小店,南貨北貨②什么都有。
于是他們順著店鋪往里走。
店鋪俱是沿著大道兩邊排列,大約有半里長。他們看到的是,除了賣南北貨的之外,還有魚行、木材行、古玩行,鐵器行等。
唯獨沒有鐵匠鋪。
看完了,他們坐到埠頭上來商量。
“當家的,南岸鐵匠鋪太多,雖然市面繁華,但多則優勝劣汰。我們初來乍到,沒有根基,很難站住腳跟。”倪玉霞提出自己的看法。
“可是這個地方雖然店鋪蠻多,顧客多不多,實難預料。”李三不無擔心。
“既是店鋪多,總有生存下去的理由。最重要的是,這里沒有鐵匠鋪。”倪玉霞的傾向很明顯。
李三說:“玉霞,你去買點吃的來,順便問問,這里趕集不?”
剛吃過午飯,又賣吃的?可倪玉霞就是倪玉霞,她頓時明白了,馬上站起身,向那些店鋪走去。
她走過兩三個店,見一賣食品的,她問:
“大嫂,這是什么餅呀?”
“哦,這個呀,這是我們這里的特產,叫蔥餅。”大嫂說。
“蔥餅?”倪玉霞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名字,看那黃燦燦,油膩膩的樣子,她咽了一口唾沫。
“你是河南正陽關的吧,河南的沒吃過。”大嫂說,“這餅原先我們河北也沒有,是近幾年從豫北傳過來的。好吃極了!”
“那就給我來兩個。”倪玉霞說。
“好!”大嫂拿出兩張白凈的紙,先折成一個喇叭狀,將餅放了進去。
“大妹子,你是臨時吃,還是要拿回家去呢?”大嫂問。
倪玊霞答:“臨時吃。”
“那好,臨時吃我就不封口。”大嫂說著將餅遞給她。
趁著大嫂在包第二個時,倪玉霞問:“大嫂,你們這里趕集嗎?”
“趕啊!我們這里是逢雙趕集,一個月有好多呢!二、四、六、八、十,你算算,多少個集。”大嫂說。
“那人多么?”倪玉霞又問。
“多哇!這十里八鄉的人,都喜歡趕這個集。”大嫂說,“當然比不了你們東正陽。”
“這集有名字嗎?”倪玉霞又問。
“大妹子呀,聽你的口音你就不是本地人。你沒聽過東正陽、西正陽嗎?河南稱東正陽,河北稱西正陽。”大嫂說。
倪玉霞聽大嫂的口音也于自已的不同,但她并沒有語言地域化的概念,她只知道聽得懂聽不懂兩種。
其實,正陽關這個地方的語言屬于本省中原官話信蚌片,為山東魯西南方言遺留。語音方面同AH皖北地區接近,同縣內周邊地區以及壽春鎮的江淮官話差異較大。
但由于正陽關東、南、北三面都與說江淮話的地區接壤,故明顯受到附近的江淮官話少量影響。與皖北方言霍邱、潁上、鳳臺、淮南接近。
整體上,大范圍正陽關與本縣其他很多地區一樣,由于本地歷史上來自山東魯南的移民較多,無論詞匯還是語音上面都保留了很多山東魯南地區的特點。
倪玉霞從大嫂的嘴里知道,這個地方叫“西正陽”。
倪玉霞付了錢,端著兩個蔥餅來到李三的身邊。
“當家的,打聽清楚了。這個地方叫西正陽,逢雙趕集,十日四個街,一個月十二個街。”倪玉霞說。
“這是什么餅?怪誘人的。”李三看著老婆手里端著的餅,問道。
“當家的,這叫蔥餅。快吃吧,看看到底好吃不。”倪玊霞說。
“這餅這么大,我們掰開來吃。”李三說。
“行!把這個留下來,等會我還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