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楚滅州來之西的鐘離國,以其地置鐘離邑。由于鐘離國的遷徙,相繼留下了鐘離故地、鐘離邑、鐘離城等“鐘離”之名,形成了多個“鐘離”并存的局面。
考古學家在清理研究文物時,發現多件青銅器上有銘文“童麗”字樣,先秦時期“童麗”通鐘離,該墓應與鐘離國有關。
其中有一件镈鐘上有30字,其中有“童麗公柏之季子康”等字樣,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為“伯、仲、叔、季”,伯是老大,季為老小,“季子康”就是名叫康的小兒子。
考古人員由此確定:該墓是鐘離國君柏的小兒子的墓葬。
而鐘離國君柏的墓葬,就是蚌埠雙墩1號春秋墓。
雙墩1號墓出土的9個青銅镈鐘上,正面都鑄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麗君柏作其行鐘童麗金”等字樣,這是確認鐘離君柏與其季子康父子關系的關鍵物證。
兩墓在墓型、葬制、出土器物等方面,也都非常相似。
卞莊季子康墓原墓封土頹塌,地表為農田,墓地跡象很不明顯,發現時已被大型施工機械鏟挖至墓穴中。
雙墩鐘離君柏墓封土高大,高出地表約9米,封土底徑超過60米,形制更為巨大。兩墓墓口均為圓形,季子康墓墓口朝向正南方的鐘離城方向;雙墩1號墓墓口朝向正東偏南,也是指向鐘離城。兩墓都有多人殉葬,墓道都比較短,墓壁均以白土涂護,多種遺跡現象都較為一致。
梳理一下鐘離國的歷史脈絡:先祖可以追溯到大禹時代的伯益,和秦始皇是本家,原封于今山東棗莊嶧城;西周初年,東夷徐、奄等17國叛亂,鐘離也是叛國之一,被周人逐出封地,被迫與同族的徐、群舒、英、六等難兄難弟南遷于淮河流域;之后,淮水南岸才出現鐘離城,與蚌埠有了聯系。
有文字記載的鐘離國傳了五代,而這五代中,柏的時代應是國力鼎盛時期。
雙墩1號墓墓室中心柏的身邊有一支青銅戈,上面刻有“童麗公柏獲徐人”,該件戈原鑄銘文為“徐子白司此之元戈”;另一件青銅戟原鑄“徐王容取吉金自作其元用戈”,說明鐘離國曾與徐國打過仗,鐘離戰勝,繳獲了徐王用的兵器。
可以想見,柏能打敗勢力更大的徐國,能在雙墩營造多座豪華大墓,其實力當不容小覷。
但是,柏之后可能鐘離國就走向衰落。為數不多的記載都發生在這一時期,鐘離國先后被楚、吳、越占領,最后歸楚。
柯巖和柳曼特意到涂山禹王宮②盤桓了一日。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方國,指古代的聯合城邦制國。根據近年來學者們的研究認為,商王朝時期的國家是一種古國與方國的聯合體,有的學者把這種聯合體稱為“方國聯盟”。蘇秉琦先生對“古國”和“方國”的定義是:“古國指高于部落以上的、穩定的、獨立的政治實體,即早期城邦式的原始國家,紅山文化在距今五千年以前,率先跨入邦國階段”。邦國時代以后是方國時代,古代中國發展到方國階段大約在距今四千年前。”
注②涂山禹王宮位于AH省BB市懷遠縣涂山山頂,為古涂山國所在地,也是大禹娶妻及第一次大會諸侯的地方。最高峰鳳凰頂,海拔338.7米。禹王宮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祭祀禹與啟母涂山氏女的廟宇。涂山之上,有座石像,叫“啟母石”,也叫“望夫石”。
李三古堆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