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
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
12月8日,日軍占領了南京的所有外圍陣地,形成了對南京的三面包圍。
12月9日,日本侵略軍松井司令官向南京城內空投了"投降勸告書“,要求中國軍隊在12月10日以前投降。
但中國軍隊沒有理會日軍的”投降勸告書“,仍然堅持頑強抵抗。于是日軍在12月10日對南京城發動了總攻。
到12月12日為止的3天激戰中,日軍傷亡人數多達7200余人(死2600人,負傷4600人),但仍沒有能夠突入南京城內。
日軍惱羞成怒,除加緊進攻外,還繼續增調援兵。
經過激戰,因敵我力量對比太過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后被日軍攻陷,中國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關于南京保衛戰,穿越前,柯巖這個BJ大學歷史系的高材生,是知道的非常清楚的。而對于后世對這一段屈辱歷史的褒貶,他也有自己的見解。
說實話,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在這條浩浩長河里,像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日本侵略中國這些歷史墨點,給中華文明帶來的是永遠抹不掉的陰暗。但卻也給我們后人以永遠的警醒。
國弱就會民窮,民窮就會被動挨打!這是顛撲不破的鐵律。我們總說國富民強,只有國家富裕了人民才會強大;國家強大了人民才會過上富裕生活。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是中國最黑暗,卻又是最璀璨的時間節點。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抗日戰爭。
而南京保衛戰,也像淞滬戰役、武漢會戰、長沙保衛戰一樣,載入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光輝史冊。
南京保衛戰是在怎樣的戰爭背景下進行的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吧!
淞滬會戰末期,日軍從杭州灣登陸,對上海進行翼側包圍。
中國第三戰區為避免上海作戰部隊兩面受敵和為鞏固首都,下令該地中國軍隊向南京外圍既設陣地轉移。
日軍遂于1937年11月12日占領上海,隨即又乘勝西進,企圖一舉攻占南京,以迫使中國政府屈服。
日軍攻占上海后,由于第10軍并未遭到中國軍隊的堅強抗擊,部隊傷亡甚少,于是乘勝西進,不愿遵守參謀本部所規定的作戰地域限制線,于11月15日夜決定“以軍主力獨立果斷地向南京追擊”。
當參謀本部致電令其停止前進時,“華中方面軍”向大本營提出意見,強烈要求“攻占南京”。
在此情況下,參謀本部不得不重新修訂其作戰計劃。
事實上,“七七事變”中日戰爭開始以來,英、美等國雖然并未對中國的抗戰進行實際的支援,但相互的貿易仍在進行,特別是德國仍與中國進行軍火貿易,蘇聯在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后更積極支援中國武器裝備等。
1937年11月初,日本在內閣中成立了一個第四委員會,專門研究是否宣戰的問題。最后結論是“宣戰對日本方面不利”,決定仍維持不宣而戰的局面。
由于戰局的不斷擴大并有向長期化發展的可能,11月16日日本內閣會議決定:廢除只適用于戰時的《戰時大本營令》,重新制訂一個既適用于戰時,也適用于“事變之際,按期需要可得設置大本營”的《大本營令》,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