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曼與小真小芬等幾個姑娘分手后,一個人重新鉆進了莊子。
她來到祠堂前。
夜深人靜。祠堂前的警衛明顯放松了警戒。但見昏黃的電燈光下,兩個士兵持槍在走來走去。
而日軍的巡邏隊每隔上十分鐘均會在祠堂前露面。他們看見了祠堂前的崗哨就會很快地過去。
柳曼隱在一個角落里,仔細地觀察了一陣后,心中有了行動的方案了。
只見她從腰間抽出兩柄飛刀一一是那種薄如蟬翼的飛刀,也不瞄一下,“嗖?。⒌匾宦晹S了出去,就見祠堂門口的倆哨兵仆地而倒。
趁著日軍巡邏隊還沒出現,柳曼快速奔了過去。
她看見,祠堂前有一圈掩體,有一挺重機槍擺在掩體上,就是白天遠遠看到的那挺,卻原來是一挺“九二式"重機槍。
柳曼迅速扶起那兩個被殺的哨兵,用哨兵的三八大蓋支撐著他們的尸體。巡邏隊如果看見,就會認為哨兵仍然在忠實的執勤呢!
她將飛刀收回,插入腰間。
爾后,柳曼迅速進入祠堂。
她知道,祠堂前有崗哨,祠堂內也應該有崗哨,這么重要的彈藥庫,不可能就一個崗哨。
基于這樣的認識,她摸索著往里走。
這個祠堂有三進。她進入第一進。
就聽見如雷的鼾聲此起彼伏。從鼾聲中柳曼判斷出,守衛軍火庫的不少于一個排。
柳曼沒有去管他們。她要管的是哨兵,安插在祠堂內的哨兵。
果然,她在一個角落里,找到了這個抱槍睡覺的哨兵。
她也沒等他醒來,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
沒有了哨兵,她可以放心大膽地往里走。
祠堂的第二進就是放置武器彈藥的地方。在昏黃的電燈光下,就見各種武器井然有序地排列著,偌大的祠堂內,擺滿了各式武器。
柳曼進了祠堂的第三進。這里的武器更邪門,一色的野戰山炮,還有迫擊炮。
這些東西她們用不上。她退回第二進。
她要找的是那種輕便的、威力無比的沖鋒槍。
哇塞!在一個角落里,她看見了心儀的武器一一美國芝加哥沖鋒槍。這種被譽為“芝加哥打字機"的沖鋒槍有十多把,都是還沒開始使用的新槍。
找到了槍,就開始找子彈。一一其實并不用找,子彈箱就在一傍放著。
她估摸著自己能夠拿多少。
這時她后悔沒能帶一個人在身邊,至少像青瓜,她應該帶在身邊。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她選了三把,每把兩個彈匣。她掂了掂,少說也有三四十斤。
她開始往外撤。
她估摸著,門前的崗哨該換崗了。
可是她靈機一動,復又俯下身子,將一箱手榴彈揭開,從里面拿出幾顆手榴彈來,揭開蓋子,掏出引線,將引線掛在彈藥箱上。
如此幾下,相信如果弄響,這個彈藥庫還不炸翻天?!
然后,她循原路回到了祠堂前。
祠堂前的那倆哨兵還是原樣的杵在那兒。她笑了一下,很快溶入黑暗中。
天亮前,柳曼回到了小底莊。
敢情柯巖還沒睡,他還在等柳曼。
一見柳曼攜了三支沖鋒槍,柯巖在心里贊嘆不已:這個姑娘真了不起!
因為柯巖清楚,像柳曼這樣的女英雄,只能在小說中看見。然而,在戰爭年代,她們確實是出現過一一就像眼下的柳曼。
第二天,一大清早,就看見了一幅壯麗的畫面:北邊不遠處響起轟轟的爆炸聲,隨著爆炸聲而起的是沖天火光,沖天火光把半邊天都染紅了。
日軍第13師團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