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楚文明跟著一個上了年紀的老者從駐地出發,前往壽縣。楚文明沒這方面的經歷,不曉得老者是我黨的地下交通員。
他們先是走旱路,然后是走水路。有一條不寬的河流呈現在面前。他們坐上了船,是那種單篷的小木船。
整條船上也就他們仨。老交通員顯然與船老大很熟,他們一路上沒完沒了地嘮嗑,時間便在這種嘮嗑中無聲無息地流去。
楚文明是北方人,他根本聽不懂他們說的話,但是他不寂寞,坐累了,就躺在船板上看書,倒也蠻愜意。
船到目的地,卻是淮河的上游。老交通員說,他們要在此上岸,然后坐上更大的船,往下游走。
于是他們告別了船老大,登上了岸。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鄉村集鎮,由于它臨河而居,所以顯得格外繁華。河埠頭的頂上建有一座高大建筑,斗大的三個字“望淮摟"就嵌在臨河的這一面,老遠即看到。站在河埠頭上,但見寬闊的淮河里千帆競發,一派繁華景象。
楚文明很感慨,不遠的津浦線中國軍隊正在頑強抵抗日本侵略者,戰火把天空都燒紅了。而在這淮河上,還是一派和平的景象。
這個鄉村集鎮便是正陽關。楚文明知道“七十二水歸正陽”的典故,自己剛才只是走了其中的一水罷了。
楚文明并不是第一次接觸到淮河。在應急科,楚文明跟著柯巖和柳曼,還有王一博曾經不止一次到壽縣,見到了淮河。
他是考古專家,是蔡廷祥的得意門生。他幾次到壽縣均與古董有關。而此次,也不例外。
正陽關離壽縣城也就七八十里的路程,這是走旱路;若走水路,更近,只四五十里。
其實到了正陽關,楚文明一個人也可以去壽縣城。雖然正陽關他從沒來過,但只是一個縣域,不管是旱路還是水路,對也會對過去的。
老交通員卻不管這些。他的任務就是毫發無損地將楚文明送到呂其昌手里。
于是,他們在河埠頭換上更大的船,然后順水而下,四五十里的路程,兩三個時辰便到了。
壽縣城的北門正對淮河。
楚文明站在甲板上,抬首望,但見壽縣城墻高大巍峨,城墻上倒是戒備森嚴,與正陽關的氣氛截然不同。
楚文明知道,壽縣城墻,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古城墻之一。那一年,老師蔡廷祥來此考察古城墻,那時他才讀大學一年級,無緣隨老師考察,讓他惋惜了好一陣子。
不過,老師給他們講了壽縣古城墻,給了他們如臨其境的印象。為此,他們閱讀了大量有關壽縣古城墻的資料(包括老師整理出來的考察文章),使他們的認知更進了一步。
近幾年,特別是進了警察廳應急科,他不止一次到過壽縣,登上過壽縣城墻,但因他的每次主要任務不是城墻,所以總是匆匆而過,成為一個過客。
這次又來到壽縣,而且是站在北門的淮河上觀察,真的有一種別一樣的感覺。
歷史上的壽縣古城被稱為“金湯永固”。
然而楚文明知道,這種稱謂僅僅只是它在洪澇面前。
這座坐落在安徽八公山下淮河和淝河岸邊的壽縣古城,因地處洼地,常遇水災。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特大洪災,就有130多次。
但神奇的是,這座古城卻從無內澇之憂。
這得益于高大的城墻。
其實,古城不被淹沒的秘密,除了其高大的城墻外,最重要的是,它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防洪系統。
為避免內澇,當時的壽縣先民在城內四角開挖出四個內河的蓄水塘。
當雨天城里積水過多時,水就會被引流到蓄水塘,經由涵洞排到城外。
同時,為解決城外洪水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