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玉霞的奔襲雁關渡大獲全勝。
說來也許沒人敢相信,一場奔襲戰(zhàn),來回幾百里路程,竟然沒有一個傷員,沒有一個病號,連女同志也堅持下來了。
不止這些,這場戰(zhàn)斗的經過也令人匪夷所思。戰(zhàn)斗是從晚上九點許開始,至十點多鐘就結束。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戰(zhàn)斗中,一個碉堡,一個敵人盤踞的據點,竟然沒放一槍,沒費一彈,就結束了。
其結果是:俘虜日軍一十八名(原來以為是一個小隊,但事實上是碉堡里只有三名日軍,據點里有十五名日軍),偽軍一百一十五名,繳獲長短槍一百余支(其中十多支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三挺,擲彈筒兩個,彈藥無數。
還有,這場奔襲戰(zhàn)參戰(zhàn)兵力表面上看是一個營,而實際參戰(zhàn)的只一個連,外加營部的警衛(wèi)班。
該營的一連二連到達伏擊地點,守了近兩個小時,啥也沒發(fā)生。子夜時分,鄢龍派來的通訊員通知他們撤離時,一連二連還不知道戰(zhàn)斗已然結束,營部和三連已經在向楓樹下轉移了。
因為整個奔襲戰(zhàn)悄無聲息,并沒有驚動敵人,直到第二天,雁關渡的老百姓才發(fā)覺日軍的碉堡空了,據點也空了,以為是日軍放棄了碉堡和據點,撤走了。
待到日軍發(fā)現(xiàn)雁關渡被人偷襲后,為時已晚。由于襲擊者來無影去無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們不知道偷襲者究為何人?偷襲者又是怎樣做到悄無聲息的?
他們甚至作了種種猜測。
猜測一:整個據點(包括碉堡)里的人是中毒而亡。襲擊者混進食堂,事先在飯菜里下了毒,所以所有人吃了有毒的飯菜都死了。襲擊者將人毒死后,收繳了全部的武器裝備,再將毒死者掩埋。
猜測二:偷襲者乃是偽軍。偽軍人數眾多,是皇軍的五六倍。他們是有組織的叛亂。偽軍中隊長是叛亂頭目。他們計劃周密,趁著皇軍休息之機,悄悄地潛入,殺死了皇軍,然后逃之夭夭。
還有……
但是猜測歸猜測,猜測若要成立,一定要有足夠的證據來支撐。
可是沒有證據。
比如第一種下毒說。
駐軍一百幾十號人,不可能統(tǒng)一時間吃飯①。即或統(tǒng)一時間吃飯,也會有先有后一一比如說哨兵,只有吃了飯才去換崗,或者只有待換崗了才能吃飯。
既然又先有后,就一定有發(fā)現(xiàn)者;有發(fā)現(xiàn)者,就應該有幸存者。
還有偷襲者會不會埋人?埋人的地點又在哪里?
一般說來,偷襲者只會注重偷襲成功與否,并不會去在意將毒死的人去掩埋。即或想掩蓋什么去掩埋,一百多人不是一個小地方就可以掩埋掉的。而且,掩埋的過程,動靜一定小不了。
再比如叛亂說。
這一說法更是站不住腳。因為叛亂者先得有動機。在這一說法一經提出時,日軍的有關部門就將整個偽軍系統(tǒng)納入考察范圍。結果具體到雁關渡的警備隊長,并沒發(fā)現(xiàn)他有什么異常。
而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水洼里地區(qū),根本找不到那么一支叛亂的人馬。他們好像玩人間蒸發(fā)了一樣。
日軍上層也不是吃干飯的。他們派出搜索部隊,把搜索的范圍擴大。事發(fā)前后(包括事發(fā)當時)有些什么隊伍有組織的活動,他們來自何方,去了哪里?都得摸清楚,搞明白!
結果在觀音嶺,從“翻天云”劉黑子那里聽到了消息。
新四軍的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事發(fā)前一天宿在了觀音嶺。
但是這支新四軍是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他們一概不知道。因為他們害怕新四軍,所以躲在巢穴里不敢出來。
終于有了一絲線索。
但也僅僅只這一絲線索。
觀音嶺隔雁關渡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