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何大林離了望淝崗,就直接回家去。
這次訪友不遇,于他的心里面并沒帶來太多的不爽。
古得錫是他的老朋友,但他這個老朋友的性格有些古怪。
古得錫一生從未婚娶過。他的生活軌跡非常簡單、分明:吃飯一一打魚一一賣魚一一睡覺,其他的似乎于他無緣。
若有朋友或熟人來了,他頂多陪你聊三五分鐘,之后,他一般都會走開,把你晾在那兒。
他從不串親訪友。親友得知他的脾性,也很少與他來往。
他常常饑一頓飽一頓。為了怕麻煩,他常常一次性煮許多食物,然后將食物貯存起來,常常將食物擱很久,擱至發(fā)餿、發(fā)霉,還是舍不得丟。
有一年他得了一場大病,郎中說,他得的是胃潰瘍。這種病是長期吃了霉變的食物造成的。如果繼續(xù)下去,后果不堪設(shè)想。
他的弟弟古得銅伸出援助之手,把哥哥接到自己家,與自己同吃同住,從根本上解決他的飲食問題。
弟弟的幫助,讓古得錫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從此,他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zhuǎn),郎中為他檢查身體,發(fā)現(xiàn)他的胃潰瘍消失了,胃恢復(fù)了正常功能。
何大林與古得錫時不時在淝河里相遇,每次古得錫都會向何大林?jǐn)⒄f,眼睛里盡是對弟弟弟妹的感激。
從古得錫的敘說中,何大林漸漸了解了古得錫弟弟古得銅的一些事,說到傷心事,也陪著古得錫發(fā)出唏噓聲。
原來,古得銅是個擺渡人,每天起早貪黑,風(fēng)里來,雨里去,在淝河上往來穿梭。辛苦是辛苦了點,卻勉強(qiáng)可以解決溫飽。
古得銅的老婆古武氏為古得銅生了一個兒子,不僅古得銅高興,古得錫也高興。因為這是古家的血脈,古家自此有了繼承香火的人了!
在家操持家務(wù)的古武氏不僅要做家務(wù),還要在園地里勞作。雖然他們家不缺勞動力,但兄弟倆一個擺渡,一個捕魚,都是早出晚歸的事,園地里哪見過他們的身影?所以園地里的活都落在古武氏一個人身上。
古武氏生下兒子后,又多了一項帶孩子的事。兒子小時,古武氏有時把孩子背在背上,有時拿一個竹筐,將孩子放進(jìn)竹筐里,放在菜園里,一邊干活一邊還得照看孩子。
孩子長大些后,背不動了,就教他蹣跚學(xué)步;孩子自己會走路了,就把孩子帶在身邊,不敢離他半步。
這樣一年又一年,孩子長到三四歲了。有一天,古武氏又在園地里勞作,兒子在那邊竹籬巴下玩泥巴,都是眼睛能看到。
就是這一天出的事一一待她做了一會兒事,去喚兒子時,左喚左不應(yīng),右喚右不應(yīng)。奔到跟前一看,哪有兒子的影子?
古武氏慌了,四處找了個遍,沒有兒子半點蹤跡。兄弟倆停了營生去找,也一樣沒見半點蹤跡。發(fā)動親戚朋友更大規(guī)模地找,同樣沒見半點蹤跡。
就這樣,古家唯一的血脈斷了一一有人分析,是人販子拐跑了孩子。
那時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人販子到處亂竄,做傷天害理之事,拐走古家孩子,是一點也不奇怪的!
人們勸說:孩子沒了,找不到了,只有再生一個了。
可惜的是,古武氏從此再也沒有懷上。
古家從此沒了笑聲。
也就是兩年前吧,有一次,何大林與古得錫又在淝河上相見。
這次何大林見古得錫喜形于色。這是極少見的。可見古得錫是碰上喜事啰!
果然,古得錫告訴何大林,說他的侄子回來了!
說得何大林如墜五里云霧中。
后來從古得錫嘴里才知道,原來是他弟弟古得銅的兒子,那個被拐叫古占奎的被尋回來了。
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