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婆婆顫抖著嘴唇,眼淚無聲地滑落。
“阿婆,我回來了……”
婆孫二人久別重逢,定有千言萬語要說,宋月華悄聲地離開,直奔灶房。
“藍婆婆,面條好了嗎?”宋月華問了聲。
藍婆婆道,“快了快了,你們先去桌子旁邊等著,馬上給你們端過來.”
宋月華,段一刀,馬叔,三人圍坐在飯桌邊,聞著香味,肚子一個叫得比一個聲音大。
沒一會,王婆婆端來一大海碗疙瘩湯,“面條還沒搟好,還要等一會兒,先喝碗疙瘩湯。”
這可太合幾人心意了。
一海碗疙瘩湯,每個能分兩碗,三個人喝得稀里嘩啦的。
中途,王婆婆端來六個荷包蛋,也被三人分而食之。
六大碗面條上桌,倒醋的倒醋,加辣的加辣,每碗面上還蓋了2個荷包蛋。
王婆婆看這三個人的吃相,嘆了聲氣,轉身就去灶房,這咋跟剛從餓牢里放出來似的。
藍婆婆見王婆婆又回來了,問道,“這一碗還煮不煮?”
這碗面是給喜婆婆的,王婆婆道,“等人出來再煮吧,別糊掉了。”
藍婆婆點點頭,又問,“他們三夠了沒?”
王婆婆毫不懷疑,就是再端三碗進去,他們都能吃完,“夠不夠也別煮了,再吃怕是會撐壞。”
王婆婆的擔心也不無道理。
段一刀哪怕是吃得打嗝,還要把碗里的面湯給喝完,宋月華覺得自己確實是餓極了,馬爺倒是比較克制,只是喟嘆了句,“這碗面條,就是金山銀山來了都不換。”
吃飽喝足,馬爺跟段一刀下山。
喜婆婆已經吃過面條,雙眼感激地看向宋月華。
宋月華笑道,“我讓人幫您安排好屋子,您就在這里住著,朱艷麗您見過了嗎?有什么要注意的您盡管說。”
喜婆婆輕輕點頭。
一旁的季明表情有點不自然,輕咳一聲,把宋月華叫到一旁,把他跟喜婆婆的關系告訴宋月華。
季明并不是喜婆婆的親孫,他是原本是個棄嬰,因為是個男孩,身體也沒什么毛病,就被風吹村的人領養了。
在他三歲時候,領養他的夫婦,丈夫病死,妻子郁郁寡歡,不久后一條白綾也跟著去了。
留下三歲的季明,因為餓狠了,跑到喜婆婆家的雞窩里面偷雞蛋吃。
被抓住后,喜婆婆給他做了一頓飯,再把人送到里正家。
里正想著好歹是個男娃,給季明找戶人家收養應該不難。
誰知,這時竟傳出季明命硬克親人的說法,以至于沒有村民愿意養他。
喜婆婆氣不過,也不知道哪個混人,居然編排一個三歲的娃娃。
當時喜婆婆家中還有一個兒子一個媳婦,一個孫子,在她說出要收養季明時,兒子兒媳當即不干。
兒子兒媳說不通,喜婆婆帶著季明住到原先的老房子里面,有做穩婆的手藝在,日子倒也過得去。
但在季明10歲時,喜婆婆突然就啞了,找大夫看了,也沒有治好。
村里關于季明命硬的說法又傳了出來。
季明已經能夠理解這些話里的惡意了,婆婆變啞似乎又印證了這一點。
為了不克到婆婆,季明獨自一人離開了家。
喜婆婆一直守著兩人的老屋子,等著季明回去。
說到這里,季明道,“等過了風頭我就走,這些事我也不想瞞你。”
“這種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宋月華嘖了聲道,“我欠了你一個人情,當時說過,你要是沒地方去可以來找我,想念書,還是想干活,都由你。”
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