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收稻的時節,村子里隨處一看,都是金黃色一片。
烈日下,村民的汗水打落在稻谷上,又被彈到地面,一眨眼就泥土所吸收。
宋月華坐在宗義趕的牛車后面,讓他拉自己去稻田里看看,正好碰上了馬爺的牛車。
周里正坐在馬爺的旁邊抽著煙桿,兩人不知道說著什么,說著話就哈哈大笑了起來。
馬爺爺朝著宋月華看來,笑呵呵道,“丫頭,許久沒去看過了吧,你們那片地掛的稻可喜人了,趕緊去瞅瞅。”
“馬爺爺跟周爺爺家也是準備收稻了嗎?”宋月華問道。
周里正道,“我家過兩天再收。”
“我們兩家一起收。”馬爺爺指著周里正道。
周家跟馬家的關系是真的好。
同兩老話別后,宗義趕著牛車繼續往前走。
宋月華看向他道,“宗義,你家的地是不是沒種?”
“東家,我們家房子都住塌了,哪來的田地。”宗義苦笑道。
原來如此,現在回想一下好像宗家人一直沒找她請過假。
宗義一邊趕著車一邊說道,“不過,我打算再過些時日把屋子重新建好。”
“不錯啊!”宋月華笑道,“建好一些,銀錢不夠可以到我這里來提前預支工錢。”
“多謝東家,”宗義偏過頭拱了拱手道,“若非東家,也無宗家的今日,大恩大德無以為報。”
宋月華道,“大恩談不上,我付錢你干活,沒必要扯上恩情,但我真心愿意預支工錢給你,這算個人情義,你道謝,我接受。”
兩人說話間就到了自家田地,25畝的稻子,放眼望去金黃燦爛。
此處離村尾有些遠,宋月華來的次數不多,這次來這里,放眼望去金黃色的稻浪此起彼伏,心中震撼。
地里一群人正彎著腰在割稻。
宋月華看了下,除了張家人,還有別的村里人。
“月華,你過來啦。”唐氏擦了把汗過來打招呼。
宗義把車上的茶水提了下來,宋月華倒了一碗遞給唐氏,“過來看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怎么好麻煩你來送茶水,”唐氏接過茶碗,朝著干活的人喊了一聲。
“我正好順路,說什么麻不麻煩的。”宋月華笑道,“現在收稻可還順利,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嗎?”
聽了這話,唐氏馬上放下茶碗,她確有所求,“月華,能借個場地曬稻谷嗎?”
在到處都在收稻子,唐氏怕來晚了,曬谷子的地被別人借走了,雖說一家本來就是佃了宋月華的田,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先說為好。
“當然可以。”
宋月華道,“學堂的前院后院都能曬,東山的大院里鋪了石磚,也方便曬谷,還有操場本來就是當曬場整的,這么些地方應該夠曬,對了,最近牛都閑著,正好趕過來拉谷子。”
“唉呀,牛車還是不借了吧,東山上的活計多,別耽誤了那邊。”唐氏忙道。
東山總共就2頭牛,又要拉糞又要拉車的,但凡再多一頭,她肯定不會客氣的。
其實唐氏是真的有所誤會,但來喝茶的人多了,宋月華也沒多說。
宋大跟宋二每天要趕著牛車到縣城拉收到的夜香,他們也只需要一頭牛。
現在不需要耕地,偶爾坐牛車就是圖個方便,沒必要非得再占著另一頭牛。
回去后,宋月華讓宗義明天把牛車給張家人送過去。
第二天,宗義送牛直到中午才回來。
宋月華問道,“沒出什么事吧?”
“沒事,大牛叔跟二牛叔不會趕牛,我帶著他們趕了幾趟。”宗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