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棺木分別抬到不同的地方,抬棺的人在遠處挖坑,宋月華單手抬起棺木,把底下的板子抽出來,張阿婆就從下面滾了出來。
張阿婆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剛平復好氣息,宋月華把背簍里的包袱拿給了她,“一直往前走,官道的分岔口,段夫子在那里等著你,他會帶你去見阿杏跟小桃的。”
張阿婆感動不已,一把握住宋月華的手道,“宋姑娘,是你救了我們全家的命,往后若是再見……”
“往后若是再見,可請我吃頓魚丸。”宋月華接話道。
張阿婆一時哭笑不得,“姑娘,區區魚丸又能算得了什么。”
說完,張阿婆從懷里拿出一個包好的油紙包道,“這里面的東西,姑娘等我離開了再拆開。”
張阿婆背上包袱快步離開了。
宋月華拆開油紙包,里頭包著的是她當時寫下的那張20兩的借條。
張阿婆三人為了逃出來,賣房子的銀子就花了一大半,買雜物,還有驢車跟糞桶,三口棺材,請人抬棺挖坑這些花了快40兩。
三張路引也是大頭,總共花了60兩銀子。
好在幾人還有手藝在身上,只要人在,錢財總歸是能慢慢賺回來的。
宋月華買這房子本就占了大便宜,以后若是有機會再見,這欠下的20兩,還是得還給人家。
收拾好面前的棺木,宋月華嘆了一聲。
三個自盡的女子,唯獨面前這家的女子家人不愿意出面,當時她還不理解,現在看來,不得不說這群人腦子就是聰明。
宋月華把手搭在棺木上,“姑娘,打擾到您是我不對,我給您多燒些紙錢當作補償,您也別怪我,成嗎?”
等了許久,抬棺的幾人過來道,“姑娘,挖好了,可以下棺了。”
宋月華幫著把棺木下土后,也揮起鐵鍬一起掩土。
“姑娘,你腿腳不方便,還是我來吧,”其中一人搶過鐵鍬,問道,“姑娘,你同這女子是什么關系?”
宋月華沒有回答,只問道,“不知可能為人立碑?”
其中一個大塊頭的男人道,“木碑20文,石碑500文,紙錢蠟燭另算。”
“石碑,紙錢蠟燭給我準備500文的,總共一兩銀子。”宋月華道。
“成,到時候去店里寫張條。”大塊頭兩鏟子土下去道。
好在名字這些已經弄清楚了,把墳包填好后,燒了幾疊紙錢后,幾人一塊回的城。
宋月華到大塊頭的店里寫下女子的名字又訂了500文的紙錢蠟燭。
臨走時大塊頭道,“姑娘心善,這女子家人收了陳家20兩銀子,人沒了也不在乎,若不是姑娘,怕是只能卷了扔到野外去。”
宋月華心下一頓道,“我們佛家弟子,見不得這般草菅人命之事。”
大塊頭愣了一下,心想,原來是個姓佛的,難怪愿管這破事。
從香燭店出來后,宋月華回到客棧,退了房,直接搬去了花林巷的房子里。
門鎖已經換過了,她過來時,沈大海在門外鬼鬼祟祟地朝里頭張望。
“大叔,可是要找我阿爹嗎?”宋月華問道。
沈大海想到那日的男人嚇得連連擺手道,“不找不找,我回家,回家。”
說完一溜煙就跑走了。
宋月華回到院子后,插上門栓,看著空落落的院子,開始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看過。
因為張阿婆一家走得急,宋月華這邊幾乎是拎包就能入住。
坐北朝南的是一間主臥房,房里還有一套很老舊的架子床,木質油亮,雕花繁復,整體看上去極為講究,這里應該是張阿婆住的。
東邊應該是個耳房改成了客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