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有不少人家中多少有些存糧,可現在種不了地,能在外頭吃,又何必吃自家的糧。
這個算盤誰都會打,想干活的人不少,自己村幾個人周里正還是了解的,除了幾個實在體弱的人,基本上都是能收就收下了。
有些腦子靈活的,還想著把自家親戚也接過來,好在周里正馬上下了禁令,不許隨意遷人入村。
區區幾千斤糧,村子里的人都不夠分,再來幾個外村的,你帶這個,這個帶那個,魚龍混雜豈不沒完沒了了。
接下來,整個村子400多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忙活了起來,女人挑泥,拓磚,男人砍樹砌墻。
東山這邊的長工,也在東山上忙活,以大院為中心,20畝地開始打地基準備建防御墻。
從前些天開始,宗義就聯系了磚場那邊,每天燒多少磚全拉到大院這里,有多少要多少。
六月底的時候。
東山上30畝地的土豆也能挖了,現在人力夠用,只花了三天就差不多全部收完,今年的產量想也知道,沒有前年兩好,估摸了一下差不多4萬斤土豆。
土豆收完,周大富也終于能騰出手來跟下面的人一起砌墻。
現在就只剩大院里那一百多頭豬,原本還有四個多月才能出欄的,現在再養下去,不僅要費水,還要費掉不少吃食,百來斤土豆喂下去,也不知道能不能換兩斤肉。
宋月華算來算去,覺得這買賣就有些劃不來了。
次日,宋月華托馬爺給朱文言還有李紅霞帶個信,過來收豬。
宋月華跟柳雪說好,明天收70只豬走,留下的30只自家殺了曬成臘肉,或做成肉干,保存得當,吃上幾年不成問題。
“30只太多了些吧?”柳雪覺得正常情況下一年吃2頭豬就足夠了,這一下子殺了30只豬,還是有些讓人心痛的。
宋月華笑道,“做成臘肉能放好幾年,反正浪費不了。”
次日,李紅霞跟朱文言剛進村就看到村里人在建圍墻,來到東山后,又看到大院這里在打地基。
問了柳雪,也只說是圍墻,李紅霞很快就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豬還沒到出欄的時候,但耐不住最近肉價高,過完稱總共700多兩銀子。
李紅霞還是同上次一樣,拜托宋月華喊上幾個男人一起幫著把豬趕回去,每次趕豬的數量越發地少,一天趕上好幾趟,分了四天才算趕完。
最后一天的時候,宋月華讓李紅霞改天有空過來幫著把豬給殺了,到時候該多少銀子就多少銀子。
李紅霞笑容有些討好道,“宋姑娘,銀子就不說了,我家兩個孩子能再送到學堂來嗎?多少銀子我都愿意給。”
朱文言本身就是學堂的學生,想回來問題不大,但是住在王婆婆家的花銷,只怕不好再如往常那般算了。
宋月華正欲開口,朱文言連忙開口道,“叔母,沒有我在,你一人怎么忙得過來,讓平安過來就好,我已經無心學業了。”
“好了!這些事情我自有打算,你別插嘴。”李紅霞沉聲道。
再轉向宋月華時,李紅霞扯出個笑臉問道,“宋姑娘,您這邊同意嗎?”
宋月華道,“學堂這邊沒問題,不過吃住這一塊,得看王婆婆愿不愿意收下。”
“欸,好的。”李紅霞得了話,高興地趕著豬走了。
在路上,朱文言還是不愿意回來,叔母一個女人,哪怕再強勢,也總有些男人會來找事,自己在她的身邊,多多少少不至于叫人小瞧了去。
李紅霞走遠了才好開口解釋,“你瞧見那圍墻沒,那哪里是圍墻,明明是城墻,縣里走了不少人,再過些時日,我們這買賣是做不成了,我瞧宋姑娘是個好人,你跟平安若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