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個村子一直都沉浸在離別的哀傷中。
接下來三個月時間,村民個個累得瘦了幾圈,楊木匠的木刨子用壞了好幾個,趙鐵匠跟二鍋頭師徒二人整日圍著鍋爐轉。
季明跟金少陽每隔幾日就要出去打聽情況,最近這次兩人足足去了十多天還沒回來。
宋月華以為他們出了事,正準備出村找人的時候,兩人終于回來了。
回到村里,兩人來到宋家,二話不說抱起桌上的茶壺,咕隆咕隆喝光了兩大壺水。
宋月華道,“鍋里還有早上煮的米粥,我再熱熱,很快就能吃了。”
“不必不必!”
季明連忙擺手,接過宋月華手中兩個碗,直接舀起兩大碗涼粥跟金少陽往嘴里倒。
張如山跟周家人趕過來時,這兩人才剛剛吃飽喝足。
季明重重地吐出一口氣,才同幾人說起外頭的情況,“三個月前少將軍退守到了連城,如果再退,就要到咱們這里了。”
張如山聽到這個消息后反倒有些釋然,“連城是代王的封地,兵力糧儲都非邊關小城能比擬,王無圣令不可擅自增援發兵,但這都打上門了,情況自然不同,只不過聽說代王與少將軍一貫不交好,想來應該不會在大事上犯糊涂。”
“這些你都是從哪里聽來的?”季明問道。
張如山笑道,“我溪南村的師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這幾個月各位四處打探,我也沒有閑著。”
“看樣子,咱們算是白白擔心了。”狗娃子看向二鍋頭道。
周大富也興奮道,“這種事情,我們這些鄉野小民哪里能知道,果然讀書就是好。”
“沒錯!”周二貴也笑道。
眾人被張如山的一番話說得振奮,但宋月華還是得給他們澆一些冷水。
宋月華道,“現在的情況對于我們是利好的,但誰也不能保證,連城一定不會破,咱們做好準備總歸不會有錯。”
周大富也點了點頭道,“咱們心里有數就成。”
幾人離開學堂后,季明四處張望了一下問道,“我師傅呢?”
“他跟韋大現在在大院教馬虎,還有趙鐵娘,有段時間沒管他們,也該給他們上上課了。”宋月華道。
季明指著一直沒吭聲的金少陽還有自己道,“咱倆也好久沒上課了,我去把師傅給喊出來,該管管我們了。”
等所有人都離開后,宋月華抬著頭看了眼天空。
兩年半了,干了整整兩年半了,外面的百姓都快死光了,要旱下去,他們村也快撐不下去了,不是天災,就是人禍……
七月。
又過了兩個月,季明帶回來一個大好消息,漠國人退兵了!
不僅如此,少將軍跟代王帶著修養好的將士跟府兵,一路反殺回去,不僅把人趕跑了,甚至還奪回了之前失去的幾個城池。
宋月華重重地松了一口氣,有種虎口逃生的錯覺,當天晚上,她難得睡了一個安穩覺。
半夜的時候雷聲滾滾,宋月華從炕上滾了下來,抓起一件衣裳就跑到院子里面,看著天空電閃雷鳴,狂風大作興奮得直叫喚。
隔壁的段一刀跟韋大也跑了過來,激動道,“姑娘,是不是要下雨了,是不是要下雨了!”
“有可能,很有可能……”
整個桃源村的人,都被這滾滾的雷聲給驚醒,一個個站在院子里,站在高塔上,站在墻頭上抬著頭,心中祈禱著同一件事。
雞鳴之時,天下大雨,如降甘霖,滋潤著龜裂的田地,枯死的山林,就連動物也伸長了脖勁享受著久違的濕潤。
村里人拿起鍋盆在大雨中敲打著,狂笑了起來。
宋月華仰起頭,任憑雨水打濕她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