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鄧你這運氣真好,閨女在身邊的時候,個個孝順,嫁了人后,也將自家兒女教得孝順又貼心。瞅瞅,你身上這件衣服,就算請廠子里那些經驗豐富的大師傅出馬,也得耗費十天半個月。”
“老鄧,聽說你家孫女還在讀高中?這娃了不得了!一邊讀書,一邊還能分出心思參加競賽,閑暇的時候,還親手做衣服鞋襪給老鄧。”
眼見鄧外公的腦袋越仰越高,一旁被人忽視的老李,心里不舒袒了,直接上前幾步,拔開重重人群。
“老鄧,這我就得說你幾句了。你家孫女在讀重高吧?高中的學習任務有多重,高考對人一生的影響有多大,你能不知道?既然知道,你還能心安理得地收下你家孫女寄來的各種東西?”
老李一臉的痛心疾首,他是真得恨不能這樣好的孫女是自家的啊!那么,他家老中青三代,一定會將這樣一個優秀又孝順、聰明又懂事的孫女捧在手心里,不讓孫女做任何雜事,并且將一切影響到孫女飛躍的可能掐滅在萌芽狀態。
“你啊你,讓我咋說?你就不怕你家孫女分了心,往后,成績越來越差,到頭來,別說三流的本科,就連專科都考不上?到時候,我看你咋跟你閨女交待!”
“你懂什么?”
鄧外公一臉的不屑,仿佛最開始,在收到林初夏寄來的包裹和信件后,心里曾浮現出同樣擔憂和惶恐的那個人,并不是他本人似的。
“知道什么叫‘勞逸結合’嗎?什么叫‘學的時候認真的學,玩的時候盡情的玩’嗎?不,你不知道,如果你知道的話,此刻,就不會說出這樣一番義正言詞的話來了……”
老李“……”老子信了你的邪!
類似的對話,不僅發生在鄧外公和鄧外婆身上,也發生在鄧家幾位阿姨和舅舅,以及林家小叔身上。
那么,此時,結束了省城“三日游”的鄧秀珍、林初夏和林浩宇三人,又在什么地方呢?
火車上。
這回,林浩宇沒有像來的時候那樣,做出眾目睽睽之下“翻車窗”上車的舉動。
而,促使他“裝乖扮懂事”的原因,只有三點。
一是林初夏來之前,那番“擺事實,講道理”方式的洗腦包。
二是省城火車站的管理,比市里嚴格許多。
市里那種火車靠站后,一窩蜂地沖向車門和窗戶,使出各種招數和套路竄上車的舉動,在省城這兒不僅用不上,甚至,敢這樣做的人,都會直接被帶下去罰款。
這意味著什么?交一大筆錢的同時,還趕不上原定計劃的那趟車,可謂是真正的“賠了夫人又折兵”。
啥?這樣的規矩不合理?那爬車窗上車的方式就合理嗎?
一旦出了什么問題,比如說,被卡住手腳,再或者,高估了自己的體力和能耐,在攀住火車車窗沒多久的情況下,就摔了下來,然后,被后面擁擠而上的人群踩傷甚至踩死,這些重大傷害事件,誰來負責?
三是每列車廂前,都必需按規定排隊檢票上車,不允許任何人插隊。這樣的方式,乍看之下,會顯得很慢,但是,在車門口有檢票員“攔著”的情況下,可不比一窩蜂地竄上前的方式來得更快、更安全和便捷?
然而,這樣的方式,對前一天晚上,特意早早就睡覺,到了車站后,就盼望著能再出一次風頭的林浩宇來說,一點也不友好。
尤其,在火車啟動后,伴隨著“哐當哐當”的巨大聲響,冷冽的寒風從敞開的窗戶往里倒灌,只將他沖了個透心涼的同時,也讓他那顆自從來到火車站,見到那番出人意料的安排后,就有些昏沉的大腦,立刻就恢復了平日里的清明和冷靜。
“姐,你上次跟我說,只有沿海發達城市的車站才用這一招。”
“哦?”林初夏挑眉,從背包里拿東西的手頓了頓,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