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宋家住在林家左邊,那么,石家就住在林家右邊,宋石兩家,恰好將林家夾在中間。
石超今年10歲,比林浩宇小三歲,但是,男孩子之間的友情,可不就是打打鬧鬧中就此生根發芽,進而長成參天大樹的嘛?
石超的姐姐石小玉,今年22歲,同樣是林愛國和鄧秀珍夫妻倆參考的“讀衛校的熟人”中的一員。
唯一的區別,就是石父比較有遠見,并且,家里確實不差錢,因此,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鄰里鄉親們“女孩子家家,讀什么高中,讀個中專中師,早幾年出來賺錢,不僅能貼補家里,還能幫扶弟妹”的勸說,而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告訴石小玉讀大學和中專的區別。
最終,石小玉在經過兩次復讀后,順利考上省醫科大學。畢業后,在石父這個醫生的周旋下,被分到了省醫藥公司上班。
“也不算吧……”
林浩宇扁扁嘴,最終,還是扛不住林初夏那“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的冷冽視線攻擊,吞吞吐吐地將事情的前因后果交待了個清楚。
原來,不知何時起,鄉里就有了“林初夏在鎮初中有位感情深厚的男朋友,原本和他約好了,一起去省衛校讀書的。結果,暑假的時候,林初夏認識了某位二代,就立刻和他翻臉,放棄到手的省衛校錄取通知書,跑來南山中學報名”這個傳言。
在林家人的眼皮子下,它以一種勢如破竹的方式,越傳越廣。傳到最后,竟然變成了“林初夏會被南山中學錄取,并不是靠的自身水平,而是靠的那位二代的父輩關系,就連林初夏參加的那些競賽,取得的一應成就,也都是二代提前收買了評委得來的。”
為的是什么?
自古以來,就有“門當戶對”的說法。
豪門,尤其,如世家勛貴這樣,掌握了一省甚至幾省經濟命脈,再或者名聲斐然,當得起“跺跺腳,就能令x省或x圈晃上三晃”這個評價的豪門,別說如林初夏這般沒什么實力和背景的“草根”,就是省市身份一般的官商家千金,都不能高攀得起。
當然,就如后世經常有明星、演員或文體方面的藝術家嫁入豪門的新聞所描述那般,只要一個人肯努力,再有那么一點運氣,配上一顆敢拼敢闖的勇敢之心,那么,“飛上枝頭變鳳凰”就不會是一個虛無飄渺的美夢,而是會成真。
“就這?”
林初夏嘴角抽了抽,聽到這種類似于“干得好不如嫁得好”流言蜚語的當下,她立刻就猜出了背后搗鼓出這些謠言的幕后黑手——云芳。
當然,指不定,于麗玲也在其中摻了一腳,否則,那些雖然沒有涉及到南山中學內部機密,但是,外人,尤其,如云芳這個放棄高中,去了市師范讀書的人,是絕不可能知曉的。
啥?還有徐建軍這個同樣在南山中學就讀的內奸?
表面看來,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別忘了,徐建軍在重點班,而,林初夏在實驗班。徐建軍是男生,林初夏是女生,而且,林初夏和于麗玲是舍友。
因此,“實驗班的人不是悶葫蘆,在和重點班的初中同學和好朋友閑聊八卦的時候,順嘴帶出和實驗班有關的消息,讓徐建軍這個重點班的人知道”這個理由,乍聽之下,確實能站住腳,但是,一些林初夏只在宿舍里偶爾提到的事情呢?除了于麗玲這個“吃里扒外”的家伙,不作他想。
真正令林初夏震驚、茫然又不解的,就是云芳和于麗玲兩人竟然到現在,都還覺得她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這個理論的忠實擁護者。所有參加作文、英語和書畫等競賽,刷出來的名望和資歷,最終,都是“嫁入豪門”的底牌和倚杖。
“姐,這已經是很大件的事情了!”
林浩宇抬手,拭了拭額頭沁出來的冷汗,看向林初夏的目光里,破天荒地浮現一抹連他自己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