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媽,我覺得,這件事,由我來應對,比你出面更好。因為,我今年才15歲,還是個孩子。”
而,孩子嘛?尤其,如林初夏這種雖然是被放養著長大,但是,因為學習成績好,又有書畫方面的天賦,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展現自己的聰明才華,打小就沒吃過苦,更沒受過累,過得那叫一個順風順水,養出些“恃才而傲”的性情,在對待偏心又愛占便宜的長輩時,忍不住就正面杠了上去,多正常呢?
一旦,林初夏沒能杠贏,那么,直接找上更大的長輩,也就是林爺爺和林二爺兩老告狀,別說林愛軍等當事人了,就是外人聽了,也不會覺得林初夏做得不對,相反,還會覺得林愛軍太沒長輩的樣子,竟然逮著機會就欺負小輩。如此,這些鄰里鄉親們,尤其,年紀大,輩份更大的太爺太奶們,見到林愛軍和曾娟夫妻倆的時候,都會上前勸說他們做叔嬸的眼界要開闊,不要只能看到眼前這片狹窄的利益,因為林初夏享有的資源多了就拈酸吃醋,這樣的做法是極不妥當的。
畢竟,當年,林家也了這樣的資源給林愛軍。
只是,林愛軍自己又懶又蠢,不知上進,跟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沒兩樣,那么,如今,就不能因為林初夏的優秀而嫉恨,想要將林初夏從高空處拽下來,讓林初夏和他這個做長輩的一樣人到中年還碌碌無為。
再說了,自古以來,就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說法,在林初夏和林浩宇姐弟倆,憑借自身努力成為人中龍鳳后,還能不回報生養他們的林家?這樣一來,別說林愛軍和曾娟的孩子,就是老林家其它幾房,不也能乘著這股東風扶搖而上?
啥?擔心遇到“白眼狼”?
開什么玩笑,都說“三歲看長,七歲看老”,林浩宇這個調皮搗蛋的小子就不說了,林初夏這個聰明、懂事、乖巧又貼心的“小棉襖”,能是那人人喊打的白眼狼?!
啥?“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連他們這些老人家都知道“男女平等”“婦女也能頂半天邊”的說法了,更在現實生活的對照中,真切地意識到了女孩兒比男孩兒更孝順貼心,如林愛軍這些讀到高中的文化人,還能意識不到這其中的區別?!
“這都是小事……”
林初夏說的這些,以前的鄧秀珍雖然沒有想到,但是,該說,“利己”的思想是人的天性嘛?就如前世今生,困于家庭主婦的工作,而并沒能見識到外面更廣闊天地的鄧秀珍,會在覺得心里憋屈又不憤的時候,下意識地和林初夏絮叨。
——即便,她并沒有要求林初夏去做些什么,但是,連三觀健全的大人,都難免遭遇“親人風”的洗腦,就更不用說,三觀還在建立的少年了。
那時的鄧秀珍脾氣太過直爽,在和幾個妯娌的交手中,屢次落入王容等人設下的陷阱里,到最后,幾乎成為老林家最不待見的存在。而,人嘛,哪怕是個傻子,在某處地方摔了,下次都會下意識地繞過那個地方,鄧秀珍又不傻,在數次被坑害,又沒法報復回去的時候,可不就生出“惹不起,還不起”的思想嘛?
與此同時,她也將這樣的想法,灌輸給了林初夏。
怎么說呢?
人是群居動物,而,鄧秀珍的做法,即便不是刻意的,卻也讓林初夏的性子變得“獨”起來。
正如前世,林初夏在最短的時間里,賺到足夠多的錢后,就毫不猶豫地拋棄那樣一份在許多人看來“環境好、待遇優、升遷空間大”的工作,提前過上了一人獨居,悠哉愜意的養老生活。
然而,事實,真如此嘛?
其實,與其說是林初夏受夠了職場傾扎、勾心斗角的生活,倒不如說,她太獨太傲太過爭強好勝的性子,不適合處處要求“向心和凝聚力”的團隊。
如此,可不就成了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