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在鄧秀珍身上也再次得到了驗證。
就如在電話這端笑嘻嘻應著,偶爾,聽到電話那端傳來的狗子叫聲時,還忍不住調侃回去的林初夏,就是屬于旁觀者清的那一類?;蛘?,可以這樣說,早在鄧秀珍身上出現變化的時候,她就敏銳地察覺到了,并且,隱在幕后不露痕跡地推波助瀾了一把。否則,單憑鄧秀珍自己,哪能這么快就意識到這些呢?
畢竟,那近二十年的家庭主婦生活,對一個人性格和觀念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但是,總體來說,卻是巨大的。
伴隨著“砰”的一聲重物落地時發出的巨響,是狗子那越發歡快的叫聲,和毛毛摩擦過話筒時傳來的聲響,以及,鄧秀珍那無可奈何的嘆氣和抱怨聲。
“小黃這段時間的飯量特別大,我問了你爺,他說小黃是狼狗中難得一見的二次發育,這期間要好吃好喝地供著它,最好每天都帶它出去跑跑步,鍛煉身體。如果可以的話,將它帶到山林間捕獵更好……”
郊區確實有山林,但是,今年國慶和中秋難得地撞一起了,因此,這段時間,在精品店推出國慶中秋禮包的時候,生意那叫一個紅火,鄧秀珍這個做店長的都忙得腳不沾地,就更不用說其它店員了,那是個個都掛著可以和大熊貓稱兄道妹的黑眼圈,然而,在獎金和提成的刺激下,卻都跟喝了神仙水似的精神奕奕,別說三班倒,就是通宵三天三夜都沒問題的那種。
萬般無奈之下,鄧秀珍只能打電話給兩老,拜托他們坐車來市里,將狗子帶回村里。
當然,送別的時候,確實出現了如鄧秀珍預想中的“十八相送,淚灑大街”的依依不舍場景。
然而,回來的時候?也確實是這樣的情況,不過,狗子依依不舍的對象卻變成了兩老,或者,應該說是兩老所在羅嶺鎮旁邊那一片連綿不絕的山巒。
順便,還得感慨一句毛絨絨又忠誠,英勇兼具活潑的大狗,是很多人,尤其,留守老人的最愛。就連兩老,也不例外。
最明顯的就是離開前,鄧秀珍收拾出來的給狗子吃用的大包小包的東西,在半個月后,不僅沒有減少,反還因為兩老對狗子的喜愛而多增加了許多,那份量,算算,得有鄧秀珍帶去的一半。而,狗子,尤其,大狗吃用的東西,雖然不需要太過精細,但是,積少成多,在份量增加的情況下,也是一大筆支出。
這事,別說直面這波沖激的當事人鄧秀珍了,就連一不小心就聽到這些絮叨話語的旁觀者林初夏,都忍不住發出了靈魂深處的吶喊說好的吝嗇、摳門、鐵公雞呢?這種待狗子比自家兒孫還要好的作風,真得好?尤其,這狗子還不是自家的!
得虧這事兒,林家其它人,尤其林愛軍和林浩軒兩人不知道,否則,只怕,兩人的心態就不止是“崩了”這般簡單,而是忍不住地懷疑自己是不是真得受寵了呢!畢竟,這兩人,一人是幺兒,一人是幺孫,恰好都屬于普通老百姓最偏愛的身份呢!
“這才半個月,原本在家里特別乖的小黃都玩野了。你是不知道,我前幾天接它回來后,想著很久沒帶它去公園玩了,就給它裝備好。結果,才出門,它就跟關了一整個冬天的二哈似的,撒著歡,一路將我拽出兩公里開外……”
這樣的距離和相應的運動量,對以前的狗子來說正好,然而,去了趟老家,在山林間肆意嬉戲玩耍了半個月后,這樣的運動量,對狗子來說,連熱身都算不上,最多,也就一道開胃小菜。
當然,最令鄧秀珍無奈甚至啼笑皆非的,卻是狗子跑著跑著,發現鄧秀珍體力不行,趕不上它,或者,應該說是拖累它,于是,就毫不猶豫地跑到鄧秀珍身旁,經過一通乖巧和賣萌的舉動后,順利地從鄧秀珍手里叼走了牽引繩,然后,就開始了自己溜自己的活動。
就是那種跟陣風似的,瞬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