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親戚在市里上班,為了追求更好的教學質量,特意到市里念書的。”
“市里有四所高中,還有職高、衛校、警校、航空、服裝、藝術、農業學校……不僅招收本市學生,也面向全市所有縣鎮鄉等地方招生。”
“這些學校都會要求學生住校,就是本地學生想申請走讀,家長也會考慮到學習和否則,在這些學校念書的,都會按照學校要求住校。而,能在這些學校念書的,就算家里再窮,每個月也會有一百來塊生活費。學校還有競賽和勤工儉學的名額,也能通過這些方式賺得一部分錢……”
說到這兒時,林初夏特意頓了頓,覺得話題有些扯遠了,又毫不猶豫地揪了回來。
“雖然,我們隨便挑一家中學,在旁邊開店就行,但,我個人覺得,最好還是挑職高附近。因為高中都要求穿校服,剪短發,不能佩戴任何首飾,所以,我們做的這些頭花,就算非常精致,給人一種高大上的感覺,也會用很長時間才能賣完,不利于資金回流……”
侃侃而談的林初夏,有一種讓人不由自主信服,并忍不住順著她的話意去深思的魅力,眼下,鄧秀珍就不由琢磨開來,臉上也浮現一抹意動“等你爸回來,我再和他商量下。”
商量?別不是被林愛國三言兩語就懟得落荒而逃吧!
不是林初夏瞧不起鄧秀珍,再或者,覺得鄧秀珍在林愛國面前說不上話,而是林愛國這人,很有幾分“天老大,地老二,他老三”的狂妄自大。
——那種哪怕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也只有他出面才能辦成的自信,或者,應該說是“自戀”?其它的人,尤其,林家那些同輩和小輩們通通不行!
這種情況下,指望林愛國同意鄧秀珍跑到市里去開店?開什么玩笑呢!
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零碎小事就不說了,單說,前年,林三叔夫妻倆南下打工賺了大錢,回老家過年時,鄧秀珍也曾生出到外面打工賺錢的想法。并且,她不僅準備好了衣物,還準備了路上吃的干糧等東西,卻在出門當天被林愛國阻止。
后面呢?
這件事,真正讓鄧秀珍后悔了半輩子,隔三差五就會拿出來念叨一遍。尤其,在林三叔一家賺了大錢,在市里買了房,夫妻倆提前過上悠哉愜意的養老生活后!
上一世的林初夏,雖時常寬慰勸說鄧秀珍,后面,更是讓鄧秀珍過上了在鄰里鄉親們“炫耀”自己的得瑟欣慰生活。但,即使林初夏再如何地優秀,出身擺在那兒,注定了她必需付出數年甚至十來年時間和精力,最終,才達成了這個目標。
雖然,后來,林三叔一家人見到鄧秀珍的時候,那叫一個諂媚巴結。但,這十來年,林三叔一家打心眼里瞧不上林愛國和鄧秀珍,言談舉止間流露出來的鄙夷不屑等情緒帶來的傷害,能就此泯滅嗎?
更何況,自古以來,就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說法。那么,誰敢肯定,給鄧秀珍一個機會,她就不會蛻去過往那些年的自卑和懦弱,轉而變成一顆閃閃發亮的珍珠?
“媽,我覺得,我們應該先去看看情況,回來后,再仔細琢磨琢磨,確認合適了,你再跟我爸商量。”
“要不然,回頭,我爸問起職高附近有幾家店?都是些什么店?生意怎么樣?每個月租金多少?水電費怎么算?那些店老板是另外租房子住,還是住在店里的?……”
當然,去一趟市里,哪能雙手空空,什么都不帶呢?而,再多“舌燦蓮花”般的蠱惑,也不如直面“爆賣”場景帶來的震撼!
——那么,這樣一來,去之前,就得準備足夠多精美的頭飾。當然,這段時間里,林初夏刷日常任務時做出來的衣服配飾等東西,也能挑上幾件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