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一夕的事,前期多壓力那都是正常,需得自己穩(wěn)住了。
有這樣的東家托底,他們自然不會人心惶惶。
到了打烊,李繼禮和副管事王東一起將今兒進項入賬。
王東看著那簡單的賬目,不由嘆道:“今兒出發(fā)的三批貨,一共得銀十五兩六錢又五十文銀,車隊出了四十四個人,來回的吃喝按一個人一天十五文算,中間有三天能住分站,其余的四晚,住大通鋪一個人也要十文,便即就要七兩銀子了,還別說工錢呢,這一趟,相當于倒虧?!?
李繼禮聽著,就看他道:“培訓時東家怎么說的?這些都是預料中的事,東家有數(shù),咱們盡心盡責的做好該做的事就行,總有一天,能只賺不虧的?!?
“再說了,也別這么想,你要想啊,萬一他們回程,榕江縣那邊的快驛站就有貨物能順帶捎回來呢?”
“這倒是!”王東若有所思,咧嘴道:“還是您想的豁達,這點我還要跟您多學學呢!”
這是洛水縣今兒的情況,而其他府縣,各不相同。
光說州城位于城南的威風快驛總站,今兒倒是忙得夠夠的。
李榮棕已經(jīng)做了三年的掌柜,不過那都是在洛水縣小地方,這來了州城半個月,他也是領教到了州城的繁華而大,寸土寸金的,瓦片砸下來都能砸到個有錢人的,自是缺不了消費。
今兒一天,光是接貨物的單子就接了二十幾起,馬春坐鎮(zhèn)車隊,先后派出了三起人,最后一起往離州城最遠的大立府,他親自帶隊出發(fā)的。
不止貨物,還有要托送玉器金器的,這些都是看劉家的面子特意來照顧生意也是試試水的。
當然,其中也有要送信件的。
這種交托人送的自然都是家信,說重要也不重要,大戶人家這種家信也不會交給外人托送,來托送的都是一般人家。
光送個信自然是大虧特虧的,好在有幾封順了路,車隊可以一并捎了,到時候到了分站派下去,省事不少。
但其中有一封信,跟哪個車隊都不順路,李榮棕也沒猶豫,派了兩個人送走。
之所以不像貨物一般等三日,也是石榴說過,信比貨重要,萬一人家就急事呢?這晚一天就耽擱一天,到時候出了什么無法挽回的遺憾,可就是無法彌補了。
總之,但凡送信,一定不能耽擱也要務必保證一定送達。
所以,雖只一封輕巧的信,也要派兩個人一同呢。
不管虧錢不虧錢的,送到位了最重要,石榴說了,這也是他們威風快驛建立的初衷,就是為天下百姓服務的!
村里的福運嬌她生財有道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