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
朝廷派欽差前來南平府,調查河道府貪墨一案,與之同行的還有來自國學宮的大學士。
經過兩天的調查,于四月十日公布,衙門與河道府的多數官員直接被革職查辦,除去王揚與唐河督等眾多官吏的功名,就連縣下貪墨朝廷銀兩的官員,也都沒有幸免。
在欽差的帶領下,這些官員全部被押送進京,交由大理寺定罪。
如此一來,衙門許多官職就空了出來。
蘇州州牧凌宗德從州衙里調來了一批官員,暫時接管了衙門與河道府,以維持衙門的正常運行。
等過了一段時間后,朝廷會正式委派新的知府接任。
這段時間百姓們有什么問題,依舊可以按照正常的流程咨詢日常事務。
凌宗德派來的官員接管以后,河道府迅速出動大批河工,重新對崩潰的河堤進行修理,并接受南平府百姓們的監督和意見。
而對于莊稼被毀壞,和無家可歸的百姓們,衙門給予了補償,和適當減免了一些稅收。
這件事情,終于以對大家相對來說都算滿意的結果,而宣告結束。
而在南平府的文壇這邊。
由于王揚被革職查辦,王潤失去了權貴子弟的光環,而且他還被民意之劍剝奪了大部分的才氣力量,以至于文膽開裂。
他的儒道修為跌落到了九品秀才,甚至連普通的秀才都不如。
不僅如此,他還成為了南平府文壇上眾多讀書人辱罵的對象。
這個打擊對他實在太大。
于是,王潤辭去了杰英社的社首,由其他權貴子弟擔任。
杜寧為民請命,筆伐衙門,以民意之劍懲罰貪官污吏的事情,也都被刊登到了《南平文報》之上。
同時,《蘇州文報》上也刊登了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民意之劍,非同小可。
能夠凝聚民意之劍的人,相當于掌握天子劍,能夠牽引國運,代替黎民百姓懲罰貪官污吏。
事情傳揚之后,杜寧成為了近日來各地文報上熱議的話題。
四月十五。
由于這個月全國各地文院熱銷《千字文》,杜寧獲得了一千二百兩銀票的利潤分成。
這一下,杜寧是真的徹底解決了自己的經濟問題。
但他沒有因此揮金如土,而是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動身前往蘇州文院,去那里學習。
臨走之前,杜寧來到寒衣社向眾學子辭別。
“杜公子,你要去蘇州文院了?”
李昌盛聽說杜寧要去蘇州文院報道以后,頓時喜不自禁,感覺仿佛是自己要去蘇州文院學習似的。
“上個月的《千字文》銷量不錯,獲得的分成銀兩不僅能夠交付蘇州文院的學費,還能夠解決吃飯和住宿問題,所以我也該出發去蘇州文院學習了。”杜寧笑著道。
“了不起!”
李昌盛激動道:“多少寒門學子夢寐以求能夠前往蘇州文院,但都因為條件限制而抱有遺憾,你是我們寒門中的貴子,此去蘇州,你代表的也是我們寒衣社的讀書人,所以你一定要努力學習,把那些權貴子弟都比下去!”
“李兄說得對,杜公子去了蘇州以后,可要給咱們寒衣社爭光。”
“蘇州人杰地靈,文壇競爭更大,權貴子弟更多,真是羨慕杜公子啊!”
“等杜公子功成名就歸來,我們再開懷痛飲。”
眾學子都為杜寧鼓勁,為他能夠前往蘇州文院而感到高興。
“諸位放心,我此行前往蘇州,一定不會辱沒了寒門學子的氣節。”杜寧說道。
接下來,杜寧去向寒衣學堂的孩子們辭行。
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