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景明微微頷首,這消息他略有耳聞,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小吃嘛,起步成本不高,真想做,賺錢也不是不可能。反正我在家也閑著,學學廚藝也不錯,省得媽總說我懶,不做飯。“
姜文姍解釋道。
許景明追問:“可你會做嗎?“
姜文姍輕輕搖頭,態(tài)度堅決:“不會,所以我不考慮做吃的。我想賣服裝、包包、鞋子這些,去廣州進貨,再轉手賣出?!?
“那得需要多少啟動資金?“
許景明的面色略微凝重起來,顯然對這筆潛在的開銷感到擔憂。
姜文姍輕描淡寫,仿佛在討論一件小事:“不多,大概幾百塊左右吧?!?
“這還不多?“許景明的聲音明顯提高了幾個分貝,顯得有些難以接受。
姜文姍理所當然地回應:“做生意嘛,前期投資是必須的,沒有付出哪來的收獲呢?“
許景明的眉頭擰成了一個結,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憂慮,語氣卻依舊溫和而耐心,試圖讓對話不至于升級成爭執(zhí)。
“我認真思考過了,眼下的經濟環(huán)境并不適合投資或是開展新的商業(yè)活動。況且,我們兩人目前都有穩(wěn)定的工作在身,家庭經濟狀況也并非寬裕,為何非要涉足那些充滿未知與風險的事情呢?”
“你說的‘搗鼓’是什么意思?難道多掙一份錢不是更好嗎?”
姜文姍的聲音里帶著幾分不悅,她的反駁直截了當,仿佛在質疑他的顧慮過于保守,“再說了,若真是家境寬裕,我們的餐桌上怎會如此單調,連一絲肉香都難覓蹤影?”
許景明沉默了片刻,心中五味雜陳。
母親一生勤儉持家,他對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早已習以為常,卻也感到無可奈何。
最終,他努力壓抑著心中的不滿,用更為平和的語氣回應:“我的意思并不是反對你想要增加收入的想法,只是家中目前并不依賴你的額外收入。如果你真的有心,何不讓你父親在工廠內部幫你安排一個職位呢?既穩(wěn)定又不用太過奔波?!?
“我可不想去工廠那種地方工作!”
姜文姍立刻否決了這個提議,語氣堅決。
她無法接受那種既辛苦又枯燥的生活,她渴望的是自由與挑戰(zhàn)。
許景明想了想,再次提出了建議:“那你可以嘗試找尋其他類型的工作,畢竟你有高中的學歷,考取一些單位的職位應該不會太困難?!?
“考試?”
姜文姍苦笑,這個字眼對她而言,似乎已成了遙遠的過去。
重獲新生之后,過去的學問和記憶大半已經模糊,她深知自己難以再通過考試獲得機會。
她不愿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轉而強調:“在我看來,自己創(chuàng)業(yè)才是最合適的選擇。你別看現(xiàn)在工廠的工作看似不錯,但未來的幾年里,每個人都可能面臨下崗的命運。”
“這種話你是從哪里聽來的?”
許景明的心底隱隱生出不安。
姜文姍神秘一笑,道:“這還用問嗎?時候到了,你自然就會明白了?!?
“絕不可能!”
許景明幾乎是喊出來的,對姜文姍的說法表示強烈反對,“你這是在胡說些什么?我們的工廠是國企,運營良好,怎么可能會讓員工失業(yè)!”
面對他的質疑,姜文姍只是輕描淡寫道:“你不信就算了?!?
其實她心里清楚,距離那個動蕩的時刻還有數年光景。現(xiàn)在即便是說出來,不僅是許景明,就連她父親也定會認為是危言聳聽。
姜文姍繼續(xù)說服他:“景明,相信我,我的這個創(chuàng)業(yè)計劃絕對能夠帶來收益的!”
許景明面露憂色,提出了他的擔憂:“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