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什么樣子的?’一個摸過了大象的身體的盲人說‘大象就像一堵墻。’另一個摸了大象的腿的人說‘大象就像一根柱子。’一個摸了大象的鼻子的人說‘大象就像條蛇。’但我們知道,他們說的都錯了。
我們呢,在我們嘲笑摸象的盲人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到自己呢?宇宙比大象大多了,我們相比宇宙,甚至比細菌相比我們都遠遠不如。盲人能用手摸到的范圍,在整個大象身上占的比例,遠高于所有的人類用我們所有的方式能看到的范圍和宇宙的本身的比例。我們的處境其實比盲人還要艱難。盲人看不到光,但我們也看不到所有的光。很多光線,很多聲音,明明存在,但我們看不到聽不到。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不也是盲人嗎?我們所要面對的,卻是一個比大象大得多的宇宙。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將自己的那點有限的觸覺當成判斷現實的依據,這不是一樣的可笑嗎?
所以,在自然面前,在世界面前,我們要謙卑,不要以為我們真的了解什么是現實世界,否則,它隨時都可能用一個我們暫時無法理解的現象,讓我們的腦袋砰的一聲炸掉的。
所以,我們要盡可能的減少我們的成見,減少那些自我認定的條條框框,不要自以為是地去規定世界是什么樣子的。
最后,剛才傅里葉先生提到了,他覺得數學的推演,也許比我們的視覺、聽覺更為可靠。這也的確是有道理的。畢竟,我們的眼睛會對有些光線視而不見,我們的耳朵會對有些聲音充耳不聞,我們的觸覺對于低于某些閾值震動毫無感觸,我們的嗅覺也一樣有限制范圍,只有數學,似乎才是放之宇宙皆準的真理。”說到這里,約瑟夫停頓了一下,然后笑了笑道,“不過到了最后,請允許我再講一個故事,好嚇唬大家一下。
有一只小雞,通過無數次的觀察,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每當一個農婦出現的時候,就會有好吃的谷子落下來,讓他吃個飽。他觀察了無數次,從無例外,以至于他確定,這可以作為理解世界的一個基礎,一條公理了。那就是,農婦出現了一定會有谷子吃。結果呢,有一天農婦又出現了,但是她并沒有帶來谷子,而是帶來了一把刀子。依照公理迎上去的小雞,就變成了雞湯。
我們數學的那些公理,卻不也是依據一次次的觀察,發現的所謂的直觀的規律嗎?誰知道我們會不是也是那只小雞呢?現實世界也許和我們心中的差別非常大。所以,我們一定要謹慎,一定要有更多的懷疑,一定不要有太多的成見,一切靠現實世界的實際反應來判斷。”
于是大家便有鼓起掌來。
“今天的聽證會真是讓人大受啟發。”在拿破侖身邊,蒙日先生感嘆道,“我覺得,我應該把今天的故事,將給我的學生聽聽,讓他們也受受教育。”
拿破侖撇了撇嘴,心想“約瑟夫肯定會在新一期的《數學》雜志中將這個故事細細地講一遍的。這樣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加以宣傳呢?嗯,這個故事中各種因素真是太多了。自以為是,被舊觀點束縛的人;謙虛謹慎,能戰勝自己的成見的人;幡然醒悟,能痛改前非的人;堅持真理,不畏懼權勢的人……還有比這個故事,更能反映法蘭西科學院,以及羅馬科學院的科學精神的嗎?唯一讓人痛苦的是,我在這個故事中要當一個反面襯托了。不行,我在這個故事中的形象必須是尊重科學,尊重真理,勇于改正錯誤,心胸寬廣的……”
想到這里,拿破侖趕緊舉手道“院長,我還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