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阻斷了。因為路易斯安納北部和美國的分界線并不清晰,所以這些年中,法國人和美國人在邊境地區發生了不少的摩擦。一開始這里是美國人和“法蘭西海外公民”們打,接著是美國人和印第安人打,然后是“法蘭西海外公民”和美國人打,再然后是美國人和印第安人打,“法蘭西海外公民”和印第安人打,到最后,就是法國人支持的印第安人,和美國人支持的印第安人打。
小打小鬧雖然多,但是美國人和法國之間還算是基本和平。美國人也知道,有路易斯安納擋在那里,西進的成功率非常低。所以美國人便將自己的目光投向了他們北方的鄰居——加拿大。
在原本的歷史上,美國人為了奪取加拿大地區,在1812年,趁著英國的力量被法國牽制,向英國宣戰,并試圖奪取加拿大。當然,這一戰略目標沒能實現,倒是總統府被人一把火燒了。不過最后,美國人還是宣布,他們贏得了戰爭。然而奇怪的是,英國人也認為自己贏得了戰爭。在戰爭這種典型的零和游戲中,居然出現了參戰雙方都是勝利者的故事。
在這個時空里,美國人西進的道路被法國人堵死了,但是美國人并沒有信心和法國人大戰一場。而此時英國和法國似乎又要干架了,英國國內愛爾蘭人又鬧起來了,美國人立刻就產生了一種想法這時候還不去滅了加拿大,難道還等著法國人徹底打垮了英國佬,然后大家一起拿加拿大嗎?
于是美國佬就找了個借口,說兔子居然不戴帽子,啊不對,是說英國人和印第安人勾結,襲擊美國人。然后就向英國人宣戰了。
要說英國人勾結印第安人襲擊美國人,這事情還真不冤枉英國人,他們的確干了這樣的事。只不過,他們并不是只針對美國,“法蘭西海外公民”也是襲擊目標。但是,美國人也一樣勾結印第安人去襲擊加拿大和“法蘭西海外公民”。然后“法蘭西海外公民”也勾結印第安人去襲擊加拿大人和美國人。
當大家勢均力敵的時候,這都是小問題,但是在英國人被法國人牽制住了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所以美國人就以此為借口,向英國宣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