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路易對美國人的種種表現非常不滿,但是,光是罵,卻也解決不了什么問題。畢竟,無論他怎么罵,哪怕發(fā)動整個路易斯安納開發(fā)銀行所有的員工一起罵,難道還能罵死杰弗遜或者納爾遜不成?
但是美國的戰(zhàn)局卻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他必須采取辦法,扭轉戰(zhàn)局。在戰(zhàn)略上,至少目前,英國還是法國最大的敵人。法國之所以支持美國人對英國宣戰(zhàn),打英國人的主意,就是為了向世界其他國家證明,英國不過是泥足巨人,是紙老虎。只要你敢于斗爭,就能從英國的身上撕下一塊肉來。
如果這一次,美國人能在英國人身上成功地撕下一塊肉來,那就會讓英國人的虛弱暴露在整個世界面前,然后,說不定就會出現一場瓜分聯(lián)合王國,至少是瓜分聯(lián)合王國的殖民地的狂潮。這個狂潮將不僅僅限于北美,也會波及到非洲,甚至在將來還會波及到中亞乃至印度。
但是如果美國在這場戰(zhàn)爭中一無所得,那就會讓人覺得,英國人依舊是真老虎,那么最多也就是法國人繼續(xù)找英國的麻煩,但是其他的國家都會老老實實地看戲。這樣一來,法國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對付英國,考慮到法國不可能像英國那樣將所有的力量都壓在海權上,這樣一來,要擊敗英國,就還是一件漫長的事情。
“目前我們在海上的力量,至少是我們在路易斯安納的海上力量,是不足以改變戰(zhàn)局的。”路易對馬賽爾總督道,“哪怕我們直接加入,也沒什么用。不過,也許我們在陸地上,可以派出雇傭軍對英國作戰(zhàn)?”
“派出雇傭軍?這也是個辦法。不過,海上其實我們并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馬賽爾總督道。
“海上?我們手中也就幾條殖民地巡洋艦,加在一起都干不過那個英國老處女。”路易搖搖頭道。
“我聽說不久前,有個美國人,找到你們,賣給你們了一條潛水艇?”賽爾總督道。
“您知道這件事?不過那條潛艇,不是賣給我們的,而是作為債務違約的抵償的。”路易問道。
“那家伙此前來找過我的一位朋友,想從他那里弄一筆投資。我那位朋友是個海軍,他說那家伙的潛水艇,其實沒什么大用,最多,也就是用來偷偷地摸進人家的軍港,然后在人家的軍艦下面放一個定時炸彈——不過我覺得,等英國人拿下大西洋城,那這個估計來不及了。不過等他們拿下下一個目標,之后,說不定就有機會用這個來襲擊他們一下呢。”
那個美國人賣給路易的潛艇,其實就是1776年,美國人在獨立戰(zhàn)爭的時候,試圖用來襲擊英國艦隊的潛艇的改進型而已。
潛艇這種概念,最早應該是達芬奇提出的,不過達芬奇并沒有拿出設計方案。后來人們也先后完成過一些帶著天馬行空的想象的設計,有些甚至也完成過實體,并進行過實驗。比如,1620年,荷蘭工程師科尼利厄斯范德雷貝爾制造出歷史上第一艘成功的潛艇,被后世稱為“潛艇之父”。他的潛艇是一艘密封船,有12名水手劃槳驅動,曾多次在英國泰晤士河上潛入5米多深的水中進行表演。不過,它的作用也就僅限于表演了。
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潛艇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進展,基本上也只能用于表演。
到了1776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美國人大衛(wèi)·布什內爾自己動手用木頭做了一個“潛艇”,用于襲擊英國軍艦。這條名叫“海龜號”的潛艇,在外形上就像是一個鴨蛋,豎直地飄在海中,通過一個皮袋子裝入,排出海水來調解排水量,控制浮沉,并通過一個手搖的螺旋槳來進行推進。
大衛(wèi)·布什內爾在潛艇外面,帶了一個火藥包,還在潛艇上準備了一個鉆頭,他打算先在英國人的軍艦上鉆一個孔,然后將火藥包固定在上面引爆。
這種設計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際上,這條潛艇只有一個乘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