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女王號”在哈利法克斯港的情況和法國人預計的差不多。哈利法薩克斯雖然是英國在北美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但是要說港口設施,還是無法和本土的港口相比。這里最多也就維護巡洋艦級別的軍艦,像“伊麗莎白女王號”這樣的軍艦,在這里是很難得到良好的維護的。
“海軍的力量,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支持它的港口。如果沒有合適的港口,如果港口不具備維護軍艦的能力,那么海軍的戰斗力就要大打折扣。海軍的艦只一旦在戰斗中受損,戰力就無法有效地恢復。于是看起來威力巨大的艦隊,就變成了某種一次性的艦隊。事實上,除了我們和法國人之外,如今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海軍艦隊,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一次性艦隊。這是因為他們一旦參加戰斗,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損傷,而他們的損傷卻無法恢復,于是艦隊只有在第一次戰斗的時候,才有完整的戰斗力。而一次重要的戰斗之后,整個艦隊就會失去戰斗力。事實上,如果遠離了歐洲,在北美,我們英國艦隊,很大程度上,也成了一支‘一次性艦隊’……我聽說,法國人在新奧爾良的港口設施就相當的豪華,擁有能用以維護‘英白拉多級’戰列艦的設施,法國人在這個方面,又走在了我們的前頭,如果我軍和法國艦隊在北美交戰,那我們的劣勢就更為明顯了。此外,在如今,海防系統的普遍落后,也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軍港的炮臺,因為裝備落后,很多時候都不具備對抗敵方戰艦的能力了……”納爾遜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下了這樣的一些文字,然后嘆了口氣,放下了筆。
幾天前,他接到國內用快船送來的命令。國內命令艦隊在將陸軍送到加拿大之后,盡快率領艦隊返回本土。信件中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明本土的局勢。但是納爾遜用腳后跟都能想到,這一定是那些法國人,又在給聯合王國找麻煩了。
如今“伊麗莎白女王號”還沒有完全修好,事實上,在哈利法克斯港,“伊麗莎白女王號”也永遠修不好。英國人到現在也沒弄明白爆炸是怎么回事。不過因為“伊麗莎白女王號”在建造的時候,采用了隔艙設計。所以雖然船底下被炸開了一個口子。但是因為關閉隔艙及時,進水量并不算多。船只只是稍微有點側傾而已。
到了哈利法克斯之后,英國人先從外面堵上了炸彈炸出來的那個大洞,然后,利用抽水機抽出了艙室中的水。于是,就看側傾也消失了。
不過因為哈利法克斯缺乏設備,臨時打的這個補丁并不嚴密,漏水的情況還相當嚴重,抽水機總需要不停地開。而且這個補丁也不夠堅固,如果遇到較高的海況,補丁出問題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但是這也是哈利法克斯的維修力量能夠做到的極限了。所以“伊麗莎白女王號”也只能帶病返航了。
因為擔心航速過高,會導致補丁損壞,所以“伊麗莎白女王號”的速度被限制在六節一下,所以整條艦隊的速度都被這位老處女拖慢了。他們的航速一下子就下降到了風帆時代。
在英國艦隊抵達哈利法克斯的時候,被租借給美國海軍的“自由貿易號”和“共同市場號”就已經得到了一路跟蹤英國艦隊的法國巡洋艦發來的無線電情報。于是它們便離開了卡博特海峽,返回新奧爾良檢修。
這兩條船甚至掛著美軍的旗幟逼近了哈利法克斯。上次在哈利法克斯經過的時候,他們已經知道哈利法克斯的炮臺使用的還是老式火炮,所以哈利法克斯的炮臺根本不足為懼。而蒸汽動力的船只,存在一個明顯的弱點,那就是鍋爐啟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開水不是一瞬間就能燒開的,蒸汽機的鍋爐更是如此。如果英軍缺乏準備,軍艦鍋爐沒有加壓,那就意味著他們可能有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是沒有動力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英國艦隊在實力上遠強于那兩條法國超級巡洋艦,但是法國人也可以利用他們的這段脆弱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