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列車上的英國人已經注意到了前面的鐵軌被破壞了,所以列車開始減速,同時車上的步兵也開始做下車戰斗的準備了。
列車的車輪因為和鐵軌的摩擦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列車也顫抖著急劇減速,車上的士兵們紛紛抓住身邊的其他東西來維持平衡。
裝甲列車的制動性能不錯,在距離鐵路遭到破壞的的地段很近的地方慢慢地停了下來,士兵們都拿好了自己的武器準備下車戰斗。就在這時候一串炮聲響了起來。
獨立軍的兩門40毫米口徑的長管炮首先開炮。他們的目標是英國裝甲列車的動力車。裝甲列車和一般的列車不一樣,動力車一般都在中間的位置上。以避免因為壓上地雷而導致最為重要的動力車受損。
但是在大炮面前,這種布置并沒有什么用。兩發40毫米的穿甲彈輕松地擊穿了掛在動力車的汽缸外面的一層薄薄的,用來抵擋步槍子彈的裝甲,在40毫米口徑的穿甲彈面前,脆弱得就像是一層紙一樣。
在汽缸被炮彈擊穿之后,汽缸炸裂開來,高壓的蒸汽頓時噴涌而出,包括列車的駕駛室在內,都被白色的蒸汽籠罩住了。后來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獨立軍的戰士們發現,駕駛室內的司機和鍋爐工,都被蒸汽直接蒸熟了。
40毫米炮開火后,其他的幾門火炮也都向著裝甲列車猛烈開火。在使用60毫米短跑管的時候,因為初速比較低,所以60毫米炮彈的穿透力是遠遠比不上40毫米炮彈的。但是60毫米穿甲殺傷彈,還是足以擊穿裝甲列車乘員車廂的,只能抵擋步槍子彈的裝甲的。
法軍已經開始裝備高爆炮彈,不過高爆炮彈還是非常昂貴,所以愛爾蘭人還是能不用高爆彈,就不用高爆彈。而穿甲殺傷彈,因為主要靠炮彈在擊穿裝甲后自身碎裂的碎片殺傷,不需要引信和炸藥,相形之下,就要便宜得多。
英國人的裝甲列車有一共有六節車廂,中間兩節是動力車和煤水車。在它們兩端則是乘員車,而乘員車兩端則各是一個裝備了兩門大炮的火力車廂。
按照計劃,獨立軍的炮兵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搶在英軍士兵下車之前,對乘員車廂進行打擊。按照法國人那邊實驗的結果,如果能趕在英國的士兵們下車之前用穿甲殺傷彈對乘員車廂進行一兩輪射擊,幾乎立刻就可以讓車廂中還沒來得及下車的軍隊整個地失去戰斗力。
事實也就像法國人那邊的實驗結果一樣,幾門炮朝著乘員車打了幾個齊射,然后,就看到從上面跑下來幾個滿身是血,失魂落魄的英國兵。
這些英國人連槍都沒拿,只是亂跑,甚至都忘了周圍都是雷區,有不少的英國兵自己就踩了地雷。
這時候英國人的火力車廂反應過來了,開始開炮向獨立軍的炮兵射擊,不過因為射擊倉促,幾枚炮彈都沒能有效命中。而這時候,獨立軍的步兵們揮舞著槍支,朝著癱在那里動彈不得的英國裝甲列車撲了過去。
僅僅靠火力車廂上的幾門炮,是無法阻擋步兵的沖鋒的。因為它們的無法構成連綿不斷的火力。裝甲列車的戰斗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車廂中攜帶的步兵。但是現在顯然那些步兵都指望不上了,所以很快獨立軍的士兵們就沖到了跟前。進入到了火力車廂上的那幾門炮的射擊死角了。
士兵們正要向著負隅頑抗的敵軍丟出手榴彈。但是卻突然發現敵軍的炮聲停了下來,一件白襯衫被用刺刀挑了出來,朝著他們搖晃,他們還聽到一個聲音大喊道“別開槍!別開槍!我們投降!”
英國人這樣干脆地就投了降,這讓戰士們頗有點意外。一般來說,正宗的英軍的戰斗能力和戰斗意志都要遠遠地超過治安軍。他們很少有投降得這么爽快的時候。
不過當士兵們走進了乘員車廂,看到了穿甲殺傷彈在那里面造成的殺傷之后,大家便都明白為什么英國人投降得這樣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