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兒跳著要高度自治,一會兒又要求要建立自己的國民自衛軍。(你們到底想要干什么?)
在和美國人發生戰爭之后,出于宗教上的矛盾,他們堅決地站在了聯合王國這邊,打美國人打得格外的起勁。但是一旦法國加入進來了,這些人到底會站在哪一邊,就還真的很難說了。
尤其是在此前的戰爭中,曾經被聯合王國拒絕的高度自治和擁有自己的國民自衛軍這兩個要求,雖然在法理上依舊是不成立的,但是在事實上卻已經是存在的了。如今這些“說法語的英國人”會不會和那些“說德語的法國人”勾結在一起,從背后捅“說英語的英國人”一刀,就真的很難說了。
而要命的是,阿瑟·韋爾斯利將軍的軍團,他們的后勤補給線,卻要從那些“說法語的英國人”的區域通過。如今阿瑟·韋爾斯利將軍面臨一個兩難的局面。
首先,他可以繼續圍困紐約,并且利用圍點打援的辦法,繼續消滅美國人的有生力量。至少,在法國人真正將路易斯安納的軍隊整合起來之前,這樣做似乎依舊是相當穩妥的。
但是這個“穩妥”是建立在那些“說法語的英國人”依舊忠于聯合王國的基礎上的。如果“那些說法語的英國人”并不忠于聯合王國,那就麻煩了,在最關鍵的時候,他們突然從背后一刀捅過來——甚至都不需要這么麻煩,只要突然切斷軍團的補給,那阿瑟·韋爾斯利將軍的軍團就進退失據,多半要全軍覆沒了。
當然,他也可以立刻退兵。這樣自然就相對安全了。但是這也就是在向那些“說法語的英國人”公開表示“我們信不過你們,我們覺得你們是敵人。”在這種刺激之下,他們退兵的舉動,甚至會被這些“說法語的英國人”視為是要清洗他們的準備——因為他們撤軍要從那些“說法語的英國人”的區域附近經過。
不過阿瑟·韋爾斯利將軍并沒有遲疑,他立刻就做出了決定“撤軍。”
因為在加拿大,大家都知道,那些“說法語的英國人”對聯合王國的忠誠本來就不值得信任。至于說這個舉動會不會刺激得他們直接就造反了。阿瑟·韋爾斯利將軍覺得,如果他們不打算造反,這個舉動也不會刺激到他們造反;如果他們造反了,那肯定是早有預謀,有沒有這個刺激都會造反。所以他怎么能將軍隊的命運拿來這樣冒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