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能說全部都是拉法耶特將軍和他麾下的法國軍隊打的,但大部分都是法軍的功勞,這卻是非常確定的。
而拿破侖·波拿巴執政呢,那是在全歐洲的暴君的圍攻下,力挽狂瀾,徹底地打垮了歐洲的暴君們,以軍事上的成就而論,拿破侖·波拿巴執政完全可以和亞歷山大大帝這樣的軍事家相媲美。
而在治理國家的成就上,華盛頓總統同樣不足以和拿破侖·波拿巴執政相提并論。美國執行的是聯邦制,各州基本上處于自治狀態,總統,尤其是華盛頓總統,更多的時候,只是一個各州之間的協調者而已。但是拿破侖·波拿巴執政可不一樣,他是法蘭西的真正的管理者。在他的領導下,法國的進步真是讓整個世界都感到驚訝。也正因為如此,拿破侖·波拿巴執政在法國,乃至在全世界獲得的擁戴都要遠遠的超過此前的任何一位領導者。即使是奧古斯都和查理曼在這一點上都無法和他相提并論。
所以,華盛頓總統在政治成就和威望上也無法和拿破侖·波拿巴執政相提并論。除此之外,拿破侖·波拿巴執政還是偉大的法學家,以及法蘭西科學院的院士。從各方面來說,拿破侖·波拿巴執政都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偉人,甚至是這個時代的完人。
所以,當人們稱贊華盛頓總統維護了民主制度的時候,不要忘了,華盛頓總統從來沒有足夠的權力和威望來破壞民主,建立獨裁。
但是拿破侖·波拿巴執政呢,他的權力、他的威望,都足以讓他更進一步,法國人民并不反對他成為狄克推多甚至是奧古斯都。但是拿破侖·波拿巴執政依然忠于民主,維護民主。從這一點來說,拿破侖·波拿巴執政才是真正的直面了權力的誘惑并且戰勝了它。
為什么拿破侖·波拿巴執政能戰勝這樣的誘惑,一直不忘初心,忠于法蘭西人民呢?這當然要歸結到法蘭西的內斂的,合作的,追求和世界的和諧的文化上。
相形之下,英國的文化是什么樣的呢?英國的文化是海盜的文化,因為缺乏溫暖而肥沃的土地,大量的英國人是以當強盜,劫掠為生的。如果注意一下英國的各種傳說,你就會發現,英國人的故事中有大量的贊頌盜賊,贊頌海盜的內容。他們絲毫不把劫掠和殺戮為恥。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為了利益,對外英國人會以海盜手段來對付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對內英國人會利用惡法剝奪農民的土地,壓迫不同信仰的國民。因為在英國的文化中,這些都不是恥辱,而是光榮。
我們美國人,就只這種可恥的文化的受害者。當年我們的先輩在英國,因為信仰而備受迫害,因此不得不冒險逃到北美。后來同樣是因為無法承受英國人的壓榨,我們才發起了獨立戰爭。
但是正像另一位波拿巴,法國科學院的波拿巴院長說的那樣‘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在這個世界上,沒有那個民族,像我們這樣飽受英國的迫害了,也沒有哪個民族和我們這樣長時間地和英國人糾纏不休了。我們一邊在反抗著英國的暴虐,但另一方面,英國人的暴虐又深深地滲入了我們的文化,甚至是我們的靈魂。
所以,當五月花在北美登陸之后,曾經得到過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時期。但后來我們和他們因為信仰以及其他的一些事情發生了矛盾,結果呢,我們殺光了他們。我并不是說印第安人完全無辜,但是我們為什么不能用先進的文化,正確的信仰去感召他們,而是采用了這樣暴虐的方式?想想耶穌基督在受到別人的否認,在遭到別人的侮辱和迫害的時候是什么反應,我們呢?我們還有資格自稱是他的信徒嗎?
此外,我們的《獨立宣言》本來可以更加偉大的。但是在臨發表的時候,卻被刪去了一些關鍵的字句。這些字句批判英國人侵略、綁架一些從未的罪過他們的民族——非洲的黑人,將他們賣做奴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