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這段時間,南方人真的窮了很多。
首先是戰爭的破壞,英國人焚燒了不少的港口城市,以及接近海岸的棉花地。
本來戰爭中,因為來自英國的棉花的訂單的缺失,南方的經濟形勢就被預估為不太好,再加上戰爭的破壞,自然就更是雪上加霜。當然,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比如說,雖然英國人的訂貨雖然沒了,但是歐洲的市場需求還是在的。歐洲市場上的棉布基本上都漲了價,再加上據說英國人放火燒光了美國的棉花田(當然,這是夸張了),由此就造成了市場的緊張,結果棉花的價格在大幅度的下跌之后倒是有了一定的反彈。
但是棉花價格的反彈,老實說還是遠遠不足以彌補戰爭的損失。而且要命的是,馬丁和詹姆斯他們所在的地區正好靠海。英國人也在這里放了一把火。城市燒掉了一大半,好在人都跑掉了。地里的棉花也燒掉了不少。至于庫存的棉花,更是被英國人燒了個精光。所以在棉花價格反彈的時候,他們并沒有得到好處。事實上在棉花價格反彈的時候,更靠近內陸一些的家伙,以及路易斯安納的法國人倒是占到了便宜——如果他們在棉花價格反彈之前沒有將棉花都賣出去的話。
再考慮到重建家園的消耗,所以這會兒大家還真的沒什么錢。便是有錢,很多也已經被借給其他的朋友了。
所以當馬丁說自己沒錢的時候,大家便都一起嘆氣。
“這日子沒法過了!以前我都是喝法國葡萄酒的,現在也只能喝本地的啤酒了。”另一個人也感嘆道。
“什么東西都漲價了,只有槍支和彈藥倒是比以前便宜了。”有人抱怨道。
在北美大陸上,不管是墨西哥那邊,還是過去的加拿大那邊,戰爭都已經結束了。所以曾經一度非常緊俏的槍支彈藥,現在都成了過剩物資,在打折拋售了。雖然如果將這些東西裝上船,運到歐洲,似乎也能賣個不錯的價錢。但是考慮到來回的運費。這筆生意也就不見得很香了。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國不愿意看到這樣大量的二手武器出現在歐洲,擠占屬于法國人的市場。
所以如今在佐治亞,什么東西都貴,就是槍支彈藥不值錢。即使大家如今都變窮了,但是打靶的時候,倒是比以前更不需要考慮浪費子彈的事情了。很多時候,出于無聊,人們都會朝天放上幾槍,好聽個響兒,反正這東西便宜。
當然,經濟困難,再加上槍支彈藥隨處可見,價格又格外的便宜,一個很自然的后果就出現了,那就是治安混亂。
艱難的生活,混亂的治安,這讓大家煩透了。
“更要命的是,我還要養著一大群的黑奴!老實說我真是羨慕西邊的那些開工廠的法國人,你看他們多干脆,工廠里有事情做的時候,打開門,拉一群新移民進來干;一旦沒活干了,把機器一關,所有的工人都趕出去,一個閑人都不留。但是我們這些養奴隸的,就真的苦了。如今棉田都被燒了,地里面根本就不需要那些黑奴干什么活了,但我們還得養著他們。這真是……”又有人抱怨道。
所以說,自由工人實在是比黑奴好太多了。
也正因為如此,沒人能拿出錢來支援馬丁。
“要說,咱們這里的人,就沒一個日子好過的。”有人抱怨道。
“也不全是,戴森老板的日子就不錯。他的那些路易斯安納葡萄酒可幫他賺了大錢。”有人大聲說道。
大家便一起哄笑了起來,因為靶場的戴森老板的路易斯安納啤酒,那本來是戴森老板的一筆失敗的生意,他在一個法國生意伙伴因為做買賣虧了本,便將一批路易斯安納的葡萄酒抵押給了戴森。
路易斯安納雖然也屬于法國,一些法國人也把葡萄帶到這里來,做起了葡萄酒。但是這些葡萄酒的質量,不要說和波爾多葡萄酒沒法比,就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