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拿破侖公開了一部分的真相,那么整個國家,所有的知道這一真相的自然是堅定的支持法蘭西要“履行國際責任”,保護“世界貿易航線的自由暢通”。于是法國國內立刻開始為這次遠征進行準備。
以法國如今的力量,派出一支能壓制英國在開普敦的兩條風帆巡防艦的艦隊,是相當容易的。派出兩條殖民地巡洋艦就夠了。殖民地巡洋艦雖然沒有裝甲,但是一樣是蒸汽動力的,在速度和航海能力上依舊是壓倒風帆巡防艦的。至于火力,雙方更不是一個量級的。雖然但從大炮的數量上來說,英國的風帆巡防艦的大炮更多,但是殖民地巡洋艦的75毫米后裝線膛炮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以及射速都是要遠遠超過英國人的風帆巡防艦的。
而且,殖民地巡洋艦因為省掉了裝甲,火炮也更小,所以煤艙也要比裝甲巡洋艦更大,這也就是說,殖民地巡洋艦其實在航程上要優于裝甲巡洋艦,甚至是更大的戰列艦。僅次于超級巡洋艦。
這個事情顯然不能動用超級巡洋艦,因為這樣做,太引人注目了。大家要悄悄地發財,不要隨便開槍,不要弄得大家都注意到了,發現我們的動作不同尋常,那就不好了。所以,法國派出的部隊,不能太引人注目,因此,殖民地巡洋艦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不過在數量上倒是可以稍微放寬一點限制,所以海軍挑選了三條比較新的殖民地巡洋艦,并且從“歐羅巴航運聯盟”(其實就是當年法國的那些走私船商人們組建的一個航運業辛迪加)租借了兩條客貨混裝船,用于裝載人員和武器;一條純正的貨船,用于運輸供船隊往返使用的煤炭。畢竟,南非雖然也有煤炭資源,但是這個時候,這些資源還都處在未開發的狀態。而且限于距離,還有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在短時間內,非洲的煤炭、鐵礦之類的資源的開發,也還不在日程之上。法國海軍本身并沒有多少運輸船,他們的海運力量更多的是依靠民間的力量。而像“歐羅巴航運聯盟”這樣的跨國辛迪加,就是法國海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軍動了什么船,大家都看得到;陸軍那邊就好不少,人員和裝備都可以用最好的。要不是擔心太引人注目,如果不是因為法國剛剛已經對英國宣戰了,有些陸軍元帥都想要親自帶隊了。當然,這樣的小戰場,不可能派一個陸軍元帥去,不過派去的也還是陸軍中相對比較有背景的人。一來是大家更信任,二來也是讓他們去鍍鍍金——反正這一仗失敗的可能性不大。
拿破侖的元帥們撲普遍年輕,還沒有合適的,能執行這類任務的子嗣。但是他們的合適的親戚還是不少的。而這次負責這次遠征中的陸上戰斗的指揮官萊昂·貝爾蒂埃少校,就是貝爾蒂埃元帥的親戚。
所以,等帶著巴貝爾的信件的人抵達法國的時候,法國的遠征軍其實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了,甚至于法國陸軍的遠征營,都在一處廢棄的老式棱堡那里演練了好久的攻擊戰術了。
所以一得到南部非洲的尼德蘭移民的求援,法國人就以驚人的高速度,派出了艦隊。當然,作為開普敦的前宗主國的尼德蘭,也派出了一個連的陸軍,并從“歐羅巴航運聯盟”租用了一條客貨混裝船跟著法國艦隊一起前往南非。
這支船隊全都是蒸汽船,整個航行的途中都能維持十四節的速度。但即便如此,船隊從出發后到抵達南非附近海域,還是花了二十四天。不過相比風帆時代,這已經是風一般的速度了。
也就在這一天,英國人的兩條風帆巡航艦再次來到了薩爾達尼亞海灣。這里是他們排查的重點地區,因為單單就水文條件來說,這里是最適合建造海港的地區。上次尼德蘭叛匪試圖建造的港口就在這一帶。
英國人很清楚這些尼德蘭人想要干什么,他們肯定是想要利用這樣的一個港口,運輸一些特別的大號的東西,比如說大炮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