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兵當中當然有好炮手,不過并不在那群群氓當中。”夏爾說道。雖然理論上大家都是“第三等級”,但事實上,這個街區的人,包括夏爾在內,都毫不掩飾對如今正在圍攻巴士底獄的民兵的鄙視。
約瑟夫知道夏爾的意思,民兵中的確有好炮手。那些炮手幾天前還是法國王家軍隊的成員,在這兩天里突然因為各種事情被開除了出來,然后立刻就加入了民兵。但是他們雖然也是民兵,(就像夏爾他們也是第三等級一樣)卻不是那些正在圍攻巴士底獄的民兵——他們是更有組織的國民自衛軍。
約瑟夫還知道,這些炮手其實是服從于誰的。那位在軍隊中頗有影響的大人物,控制著這些真正有戰斗力的“國民自衛軍”,在歷史上,當進攻巴士底獄的行動進入僵局的時候,就是他的人,拖著一門大炮到達現場,然后用連續而精準的炮擊迫使守軍投降。也正是因為這決定性的舉動,這位大人物得以成為巴黎國民自衛軍的總司令,并一度成為革命初期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這個大人物就是拉法耶特侯爵。
“不過這一次,拉法耶特侯爵還能不能如愿以償,卻不一定了。因為即使沒有他的支持,奧爾良公爵也有其他的辦法。”約瑟夫想道。
奧爾良公爵和拉法耶特侯爵都是支持君主立憲制的大貴族。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是盟友。奧爾良公爵是王族,他所希望的君主立憲中的那位君主的合適人選是他自己;但是拉法耶特侯爵心中的合適人選卻并不是他。也許拉法耶特侯爵并不是特別的欣賞那個鎖匠(路易十六有一個業余愛好就是制作各種高難度的鎖具),但對他來說,任何一個王族成員都比奧爾良公爵更適合帶上法國的王冠。因為奧爾良公爵如果當上了國王,憑著他的力量和影響,他就絕不會甘心成為一個橡皮圖章。
因此,拉法耶特侯爵一直將奧爾良公爵視為“民主最大的威脅”。在原本的歷史上,拉法耶特侯爵在掌權之后,立刻就采用威逼利誘的方式,將奧爾良公爵扔到英國去了。
不過現在,和歷史上不同,奧爾良公爵手中雖然沒有炮兵,但是卻有他在原本的歷史上所沒有的東西——烈性炸藥。
在約瑟夫的幫助下,拉瓦錫利用硅藻土混合硝化甘油,獲得了一種相對安全的炸藥。(當然,和后世的那些高鈍感,用槍打上去都打不炸的玩意兒還是沒法比的。)有了這東西,就能造出對付各種工事最為簡單暴力的武器——炸藥包。
這個時代的槍支的射速很有限,而巴士底獄的防御一方人數也相當有限,僅僅依靠這樣的火力,是不足以阻止民兵逼近巴士底獄的城墻的。只不過,一般的只有火槍的民兵,即使沖到了城墻下面,也拿這堵30米高,3米厚的城墻沒什么辦法,但是奧爾良公爵的人可不一樣,他們有足以一下子摧毀這堵墻的致命武器——炸藥包。
這個時候,一隊國民自衛軍拖著一門大炮從約瑟夫所在的街區的街壘前經過。從這隊國民革命軍非常整齊的裝備,非常整齊的步伐,以及拖著那門大炮的幾匹吃得很飽的馬,都可以看出來,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絕不是那些真正的,群氓一般的民兵能比的。
“拉法耶特侯爵已經開始行動了呀。”約瑟夫想,“奧爾良公爵的人應該要采取行動了吧。”
就在這時,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震得周圍的窗戶玻璃都跟著嘩嘩嘩的響了起來。
“這是哪里的火藥庫爆炸了嗎?”有人驚慌的問。
“好像是巴士底獄那邊,難道他們真的把火藥都炸了?”夏爾皺起了眉頭。
傳說在巴士底獄中,有數十萬磅的火藥。這當然是謠言,巴士底獄根本就沒有這么多的火藥。但是在早些時候,巴士底獄的典獄長德·洛內在向圍攻巴士底的民兵求和的時候,就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