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反而讓王后更加的憤怒了“你老是在害怕,老是在害怕!你越是這樣,那些家伙就越是不把你放在眼中。忠于你的力量會因為你的延宕和恐懼而士氣低落,反對你的那些叛亂分子會因為這些而得意洋洋。你在不斷地打擊自己人,不斷地壯大敵人!我真不知道,你這樣的人,怎么會成為法蘭西的國王!”
“我本來就不想成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低聲道。
“是的,你只想當一個獵人和鎖匠。也許有一天,我們丟掉了法國的王冠,流落異鄉的時候,你還能用你的鎖匠手藝,養活一家人呢。”王后憤怒地諷刺道,然后站起身來,從房間中走了出去,并且重重地關上了門。
路易十六嘆了口氣,也站起身來,走進了右邊的一個小房間——那是他研究各種鎖具的地方。這些時間以來,也只有在那里他才能短暫的有一點快樂。反正這個法令,制憲會議也只是通過非正式的方式遞交上來的,那就是說,好像還可以拖延下去……
國王路易十六對“八月法令”采取了鴕鳥政策,他將制憲會議遞交上來的“八月法令”留中不發,既不明確反對,也不加以批準。
就像王后預言的那樣,一些緊跟在國王身邊的貴族一個接一個的開始向國外轉移。據說,他們去國外,是為了獲得整個歐洲對國王的支持,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這些人的陸續離開,國王的力量在被不斷地削弱。
巴黎的糧食價格還在繼續的上漲,跟著糧食價格一起飛了起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謠言。在這些謠言中,最廣為流傳的,有這樣的一些。
第一個廣為流傳的謠言是之所以巴黎會缺少糧食,那是因為外省的農村都亂成一團,到處都是暴亂的農民。而那些農民之所以暴亂,是因為國王頑固地拒絕批準“八月法令”。
另一個廣為流傳的謠言則是巴黎的糧食匱乏,是因為有人在有意的阻止糧食進入巴黎。那么到底是什么人在做這樣的事情呢?答案當然是那些支持暴君的“頑固分子”。這是因為他們從中作梗,巴黎才得不到充足的糧食供應。
據韋爵爺的經驗,要騙人,有一個秘訣,那就是除了最關鍵的地方,其他地方都要盡可能的說真話。這兩則謠言就非常符合韋爵爺的經驗。
外省的農村亂成一團,到處都是造反的農民,這的確是真的。國王沒有批準“八月法令”這也是真的。但是事實上,制憲會議直到十月一日才將“八月法令”的最后定稿遞正式的交給國王,也就是說在此之前,根本就不存在需要國王批準的“八月法令”。另外農民們的造反行動可是在七月份就開始了的,那時候還沒有“八月法令”呢,如今外省的混亂狀況事實上并不比七月份的時候更嚴重。
至于有人在有意的阻止糧食進入巴黎,并抬高糧食價格,這也是真的,不過這樣做的人并不是國王,而是某個大貴族和一批跟隨他行動的第三等級的體面人。他們借著這個機會,發了不少財,卻將黑鍋一家伙都丟到了國王的頭上。
這在這樣的不安中,時間到了1789年10月。一般來說,七八月份是法國小麥的收獲季節。最多到八月底,各地的小麥就應該已經收割完了。這一年法國的小麥獲得了豐收,這個消息也早就傳進了巴黎城。大家都以為,小麥的豐收,一定會帶來面包價格的下降,然而,一直到了十月,面包的價格依舊在穩定的,可持續的上漲。
隨著支持王政的貴族們的漸漸離去,國王一家也越來越感到自身安全難保,于是在九月底,國王將弗蘭德軍團調到了凡爾賽附近。弗蘭德地區相對保守,是王黨力量較強的地區。這個地區的軍團,在一般人的眼中,是更支持國王一些的。
十月一日,國王設宴款待弗蘭德軍團的軍官。就在這場宴會之后,一個流言又通過各種報紙,在巴黎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