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倒是引起了拿破侖的注意,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遇到成建制的撒丁騎兵。
“看來撒丁人快要忍不住了吧?”拿破侖這樣想著,便決定要開始收縮兵力準備可能到來的大戰。
第二天,拿破侖卻又接到這個據點送回來報告,而且隨報告一起還送過來了好幾個意大利人。
原來科尼侯爵在知道自己的莊園已經被收復了之后,因為急于了解自己到底蒙受了多大的損失,于是就讓自己的侄兒,帶著一隊仆從連夜趕回去看看,然后,包括他的侄兒托爾多子爵在內的所有人就都成了法國人的俘虜。
拿破侖便將這位子爵交給了“革命法庭”,卻將他帶來的那些隨從們放了回去。
科利將軍不得不出來為自己辯解,他宣稱他的騎兵的確是取得了勝利,奪回了莊園,只是當他的騎兵回來之后,法國人又回來了。所以,這件事情不能怪他,只是侯爵大人實在是太性急了。
雖然科利將軍可以這樣強行為自己辯解,但是這件事情卻也讓他無法繼續拖延下去了。
同時,科利將軍也覺得,自己這邊應該還是能打一打的。對面最多只有三四萬人,自己這邊可是有整整五萬人;而且因為阿爾卑斯山的阻擋,對面的法國人就沒什么像樣的大炮,而自己這邊,有上百門大炮;對面也缺乏騎兵,而自己這邊的騎兵也要比他們多好幾倍。這樣看看,自己這邊的優勢還是很大的,完全可以打一仗嘛。
1796年1月14日,撒丁王國的主力和拿破侖的第五軍團在庫內奧擺開了陣勢,準備進行決戰。
科利將軍知道,自己一方的最大的優勢就是炮兵,他決定要充分地運用這個優勢。因此撒丁軍隊將一百多大炮都在陣地前面一字排開。接著科利將軍就派出了自己的散兵。
這一套戰法是科利將軍在演習中多次演練過的套路,他覺得他的軍隊已經能夠相當純熟的使用這一戰術了。先用炮兵的霰彈打擊對方的散兵,支持自己的散兵推進,然后再依靠散兵的“小甜瓜”以及炮兵的實心炮彈,在對方的陣型上打開缺口,接著就投入騎兵解決戰斗。
在演習中,這一套相當管用,為科利將軍贏得了不少贊譽。科利將軍希望,這套他精心研究的戰法,也能在真正的戰場上,為他贏得更高的榮譽。
撒丁王隊的散兵開始向前推進了,科利將軍從望遠鏡中看到,對面法軍的散兵也開始向前推進。
“炮兵準備!用霰彈壓制敵方散兵。”科利將軍按部就班地下達了這樣的命令。
不過大炮卻還沒有打響,因為敵人這個時候還遠在射程之外。
撒丁散兵繼續前進了一小段便停了下來。他們不能推進得太快,以免在進入敵方散兵射程的時候,敵方散兵卻還沒有進入他們身后的炮兵的霰彈射程。他們的一大作用,其實就是將敵人引以為豪的散兵擋在能威脅自己的軍陣的距離之外,并讓炮兵有機會消滅他們。
沒想到對面的那些法國散兵卻在距離他們更遠的,足足有快三百碼的地方停了下來。
“法國人看得出我們的布置。”科利將軍對跟在一邊觀戰餓科尼侯爵解釋說,“他們知道自己繼續向前就會遭到我們的炮兵的攻擊。當然,如果他們能繼續接近的話,我相信,勇敢的法隊是能夠忍受炮擊的。不過我們的散兵卻攔住了他們,這樣他們就會白白地被我們的大炮消滅掉,所以他們現在遲疑猶豫了。”
科尼侯爵之所以來這里,是為了能督促科利將軍的部隊趕緊救出他的侄兒——那可是他哥哥唯一的合法繼承人。他皺著眉望了望停下來了的法國散兵,然后道“要是他們就這樣停下來,不往前走了,我們怎么辦?”
“簡單,山不來就買買提,買買提就去就山。我們可以讓一部分火炮向前移動,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