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利厄元帥拋下了大炮,自然是跑得飛快。拿破侖估計了一下雙方此時大概的距離,以及雙方行進的速度,最后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敵軍一日千里,我軍望塵莫及。
的確,法軍剛剛在波河來了一次五十英里的急行軍,接著為了趕到大橋,又來了一次急行軍,再急行軍追趕奧地利人,實在是有點困難了,就算人在革命思想和格羅索(威尼斯銀幣)的支持下,可以堅持,但是戰馬卻也經不起這樣的行軍,必須加以休息了。而馬匹一旦不能跟上,不但騎兵和大炮跟不上來,其他的很多必須的物資也都跟不上來了。
拿破侖估計博利厄元帥肯定會退往米蘭。而在丟掉了這么多的大炮的情況下,就憑他手中的力量,肯定是保不住米蘭的。而從前面的這些交戰來看,博利厄元帥也不是一個頭鐵到,明知道打不過也要硬頂上來拼命的角色。所以他在回到米蘭之后,最多休整一下,然后就會接著逃走。唯一值得擔心的就是,博利厄元帥在撤退的時候,會帶走多少弗羅林(意大利常見的金幣,在這里泛指各種金幣)而已。
考慮到自己軍隊的狀態,所以拿破侖在經過考慮之后,便讓士兵們干脆原地休息了一天,到了第二天才向著倫巴第的首府米蘭進軍。
到了第二天下午,法軍的偵察騎兵剛剛接近米蘭,就有米蘭市的市民代表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告訴帶領騎兵部隊的奧熱羅奧地利人在清晨的時候就已經離開了米蘭,現在米蘭并無防御,全米蘭的市民都熱烈歡迎波拿巴將軍的到來。
無傷占領米蘭之后,拿破侖的軍隊再次停下來稍作休整。拿破侖本人則在米蘭的市議會中向米蘭人發表了講話,表示自己并不是奧地利人那樣的侵略者,他來到這里并不是為了像奧地利人那樣壓榨勒索倫巴第人民,而是為了給倫巴第人民帶來自由和解放。
這個講話讓生恐會遇到劫掠和勒索的米蘭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然而不久之后,他們就知道了法國人所說的自由和解放是什么意思。
拿破侖在稍作休整之后,便帥軍繼續追擊奧軍,一直追擊到奧地利在意大利最重要的要塞——曼圖亞。而博利厄元帥帶領著殘余的一萬多軍隊,依托堅固的曼圖亞要塞苦苦支撐,等待援軍。而拿破侖則將屯兵曼圖亞要塞附近,準備玩圍點打援。
與此同時,在拿破侖控制的區域,自由和解放也進行得如火如荼。
在米蘭,一些受到法國人支持的家伙組織起了一個叫做“自由俱樂部”的組織,他們提出了一個嚇壞了當地的地主貴族的口號像皮埃蒙特那樣!
這些人宣稱,倫巴第應該采用皮埃蒙特一樣的措施,也就是沒收所有的貴族的土地,將他們無償的分配給農民。
緊接著在鄉間,沖突開始出現了,一些全副武裝的暴徒,襲擊了貴族們在鄉間的莊園。他們焚燒了“繳獲的地契”,宣布將這些土地分配給當地的農民。貴族們驚恐不已,他們此時并沒有足以保護自己的財富的武力,而法國人對這些事情統統歸結為“意大利人內部的矛盾”,而不加理會。
這種放任,導致了兩個后果,一個是不少的貴族開始離開倫巴第,逃亡到其他地方去,并且將“法國暴徒”們的恐怖四處傳播;另一個后果則是一些貴族開始暗中和法國人的敵人,比如奧地利人以及教皇國聯絡,試圖依靠他們的力量趕走法國人,恢復“神圣的秩序”。
而在事實上,這些舉動幾乎全都在拿破侖的預料之下。拿破侖一邊準備應對奧地利人緊急從萊茵一線調過來的援軍,一邊讓奧熱羅返回米蘭,準備鎮壓當地的貴族。
與此同時,得到了拿破侖在意大利的繳獲的支持,在約瑟夫的軍工廠中,新的武器正在加班加點,二十四小時不停的被制造出來。這些武器被裝上飛剪船,然后在意大利的中立國熱那亞上岸,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