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所需要遵從的正確的斗爭路線
“大部分的愛爾蘭人都是農民,大部分的愛爾蘭人口都在鄉村。這和英格蘭不一樣。在英格蘭,城市是整個國家經濟運行的核心,英格蘭的主要力量都源自于城市。但是在愛爾蘭,城市只是鄉村的附屬品。在英格蘭如果沒有城市,整個的經濟生活都會亂套。但是在愛爾蘭,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沒有了城市,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在愛爾蘭,城市不是生產者,而完全是消耗者。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戰爭中,英格蘭的城市是力量的源泉,而愛爾蘭的城市基本上就是負擔。
所以愛爾蘭的革命,必須是農村的革命。誰能控制愛爾蘭的鄉村,誰就能真正的控制愛爾蘭。因此,不要急于去攻打城市,不要急于背上城市這個包袱。愛爾蘭的城市里有什么?它既不能生產大炮,也不能生產小甜瓜。殖民者不會讓它有這樣的能力的。
既然如此,就讓它們先在英國人手里吧。我們先把城市外面的鄉村全部控制住,讓那些待在城市里的英國人,陷入廣袤的愛爾蘭鄉村的包圍中。他們在城市中什么都得不到,他們將不得不進入鄉村,進入對我們有利的地盤,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個人認為,這才是愛爾蘭奪取獨立的正確路線。”
約瑟夫的這些觀點被愛爾蘭人接受了。并且在土倫舉行的統一愛爾蘭人聯合會第一次全愛爾蘭代表大會上被確定為“革命總路線”,那就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獨立。”
所以即使是在英國人在愛爾蘭力量空虛的階段里,他們也沒有盲目的以城市為目標。一開始他們先是利用了英國人的傲慢和急于報復,將他們引誘到鄉村中,引誘到預定的戰場中,然后集中起優勢兵力,加以殺傷,甚至是殲滅。
等到英國人吃了不少虧,輕易不再敢離開堅固的據點之后,聯合會就開始迅速的填補力量空缺,他們干掉那些死心塌地的跟隨英國人的“愛奸”,或者迫使他們也跑進英國人的據點,從而使得英國人對于整個的愛爾蘭鄉村都失去了控制。
說起來英國人在愛爾蘭的殘酷統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于愛爾蘭革命其實很有幫助。多年以來,英國人不斷地通過各種手段掠奪愛爾蘭人,剝奪他們的土地。這使得愛爾蘭的大多數土地都已經控制在了那些英格蘭人的手中。或者說,在愛爾蘭,地主老財大多都是英格蘭人,即使不是英格蘭人,也是英格蘭人的走狗。
這就使得土地革命變得格外的簡單,因為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在這里非常的一致,革命隊伍中的思想也就非常的容易統一。而且一旦英國人的統治力量縮回到城市的據點中,在鄉村的土改就非常容易進行。于是愛爾蘭頓時就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局面。而借著這個機會,聯合會迅速的在每個村莊開始建立自己的組織。
英國人對這些“愛爾蘭叛逆”的行為并不是一無所知。畢竟這樣的大規模的舉動不可能完全保密。但是英國人卻并沒有將這事情看得很嚴重,相反,他們要么認為愛爾蘭叛匪并沒有多少力量,因為他們拿下的最大的城市也就是個小鎮子;要么就嘲笑那些叛逆“真是鄉下土包子”,居然不知道趁機奪取城市,居然在還沒有打贏戰爭之前,就急著瓜分戰利品——這一看就是一群沒腦子的土鱉蟲。
“等我們的大軍一到,立刻就能把他們一掃而光。”雖然事實上被圍困在各個大大小小的城鎮的據點中,但是英國人的士氣其實還算不錯。當然前提條件是不要讓他們下鄉掃蕩。
英國人的效率不低,在國會通過了特別撥款之后,英國人很快就弄出了四萬多人的軍隊,然后用了一個月,訓練了一下,就把他們派到愛爾蘭去了。而諾福克公爵則成為了新的愛爾蘭總督,他將帶著這支軍隊前往愛爾蘭,恢復這里的秩序。
英隊在都柏林上了岸,諾福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