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方不斷地傳來失敗的消息的同時,在南方,在意大利戰場上,拿破侖開始迎來了奧地利人和俄羅斯人的挑戰。
和拿破侖進攻意大利,以及從意大利進攻奧地利都必須越過阿爾卑斯山不一樣,因為英國和奧地利的聯合艦隊的存在,奧地利和俄羅斯的聯軍可以直接從海上登陸意大利。
1798年3月,俄奧聯軍在拉文納地區登陸。拿破侖在得到俄奧聯軍登陸的消息之后,下令放棄了不便于防御的拉文納,將兵力向北收縮。而俄奧聯軍在完成登陸后,在拉文納稍作休整,便也整軍北上,兵鋒直指莫德納。
在原本的歷史上,蘇沃諾夫在意大利吊打了法國除了拿破侖之外幾乎所有的將領,一口氣把拿破侖在意大利獲得的所有領地都搶了回來。如果不是因為奧地利人和英國人扯他的后腿,說不定他就殺進法國去了。
不過在這個時空里,拿破侖并沒有跑到埃及去作死,所以蘇沃諾夫終于在莫德納遇到了拿破侖。
蘇沃諾夫并沒有立刻發起進攻,他讓軍隊扎好了營寨,做好了防御的準備,然后親自帶著一隊騎兵,到法國人的陣地前面去偵察。
蘇沃諾夫此前并沒有和革命后的法軍交戰過,但是老元帥對于此前的那些戰役卻非常的上心。早在第一次反法同盟時期,他就在消滅波蘭軍隊的同時,睜大了眼睛,關注著法國的戰事,了解著法軍和其他軍隊在戰爭中的表現。
后來,當拿破侖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橫掃意大利之后,他更是立刻派人到意大利,到奧地利,向那些參加過相關戰斗的人詳細地了解整個戰事的情況。對于法隊,老元帥是這樣說的
“法隊有一個最為重要的特點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那么這個特點是什么呢?這個特點并不是高昂的士氣、先進的武器——這些特點其他人都注意到了。這個特點是,法隊的戰法變化特別的多。每隔一段時間,法軍的作戰方式就會有新的變化。尤其是拿破侖將軍,他幾乎每次都引領了戰術方式的變革。如果我們對法軍的預計還停留在上次戰爭的印象中,并且認為我們只要能對付上次的法軍就夠了,那就會非常危險。”
即使在這幾個月中,英國人和普魯士人在北線已經獲得了不少的對法軍的勝利,而且法軍在這一系列的戰斗中也并沒有能展示出什么特別的新戰術,但老元帥也并沒有改變自己的看法。他對別人說“英國人和普魯士人對上的不是拿破侖。”
老元帥來到距離法軍陣地不遠的一處小土丘上,眺望法軍的防御陣地。
“彼得,你看看對面的防御,有什么想法?”老元帥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向著同樣騎著馬,跟在他身邊的一位年輕的將軍問道。
“很特別,”那個年輕將領想了想又補充道,“很惡毒。”
“具體說說?”老元帥問道,語氣中滿是考校的味道。
年輕的將領顯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并沒有馬上回答,而是有舉起望遠鏡,張望了一下才說
“元帥,您看,敵軍在地面上應該是挖掘了壕溝,挖出來的土堆在壕溝前面,形成了胸墻。這是射擊的時候良好的掩體,考慮到新的步槍齊射的時候幾乎有五百碼的射程,一般步兵想要沖上去,在這個過程中最少要挨上輪的齊射,而且,因為敵軍目標小,即使逼近到百碼之內,也未見得能準確地射擊目標。所以這樣的防御的確很麻煩。
另外,敵軍在壕溝中的調動,我們基本上看不到,也有利于敵軍調集兵力,發起反沖擊。
此外,躲在這樣的壕溝里,我們的大炮能夠給他們帶來的打擊也就小得多了。就從防炮的角度來說,甚至比棱堡都好。而法國人要構建這樣一個陣地,肯定比構建一個棱堡——哪怕是卡爾大公的那種棱堡都要簡單得多。至于效果,我覺得在沖上去進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