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的軍隊殺入了柏林。而拿破侖則親自帶著大軍從勃蘭登堡門下進入了柏林,狠狠地滿足了一把自己的裝逼欲。
依照這個時代的規矩,一支軍隊在進入敵國的城市之后,總是免不了要干些諸如搶劫呀,殺人呀,以及讓少女變成少婦呀之類的事情,不過拿破侖麾下的法軍卻表現得非常的文明,是的非常文明,既沒有大規模的搶劫殺人,也沒有證據表明當法國人離開柏林的時候,柏林的女人們的貞潔狀況變得比法國人來之前更糟糕了。
嚴格來說,法軍也并不是一支用先進的思想武裝起來了的部隊,之所以能維持這樣的紀律,并不是因為階級感情或者軍人榮譽感什么的東西。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法軍,尤其是拿破侖麾下的法軍的作戰津貼特別高。拿破侖麾下部隊在獲得勝利后的作戰津貼可能比整整一年正規的軍餉都要多。這自然使得士兵們愿意,尤其是在打了勝仗之后愿意遵守各種紀律。
而拿破侖麾下的軍隊之所以能有這樣高的津貼,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拿破侖每次打了勝仗之后,都能高效的弄到錢。而拿破侖要弄到錢,最常用的辦法就是打土豪加鎮壓反革命。
事實上,如果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陛下了解法軍的這個特點,并且注意到拿破侖這次既沒有縱兵搶劫,也沒有打土豪分田地,就應該知道,拿破侖這時候并不想要滅亡普魯士。
拿破侖當然不會做賠本的買賣,這些津貼肯定還是要普魯士人來出的。但是法國人直接搶,和普魯士國王先搶劫自己的百姓,然后再交給法國人,還是不一樣的。如果用第一種方式,那些弗里茨們的仇恨就會集中到法國人身上,那么普魯士的貴族們倒是正好有機會用民族主義的那套來個老百姓洗腦,鼓動他們為自己賣命;而采用了后一種做法,雖然有了中間商賺差價,但是仇恨也就被中間商分去了很多,而且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他們反而要壓制民族主義的玩意兒。
尤其是如今的普魯士,更是如此。連柏林都丟了,如今還在普魯士人手中的地盤,多半都是過去波蘭的地盤了。如今還在腓特烈威廉三世治下的百姓,都已經要以波蘭人為主了——普魯士都快要從德意志民族的國家,變成波蘭國家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以德意志貴族為主的普魯士統治者,自然更不敢搞什么民族主義了。
也因為這個原因,拿破侖拿下柏林之后,沒有繼續追趕腓特烈威廉三世,而是停在柏林,等待腓特烈威廉三世的下一位和談的使者。
在另一邊,當卡爾大公帶著那份協議回到奧地利的時候,皇帝陛下一開始還覺得,協議中要求他的軍隊完全退出意大利讓他吃了虧。要知道,在意大利人的后勤補給跟不上了之后,他的軍隊已經奪取了好幾座意大利城市,甚至都開始逼近米蘭了。
更何況,卡爾大公的那份協議中,關于毗鄰意大利的相關地區的安全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解決。法國人的那個“準備逐步減少對這些地區的武器出售,并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后的解決”中的“一段時間”到底是多久,真是只有上帝知道。
所以皇帝陛下一開始很不高興,甚至都有點懷疑卡爾大公是不是能力上存在問題。甚至都不太愿意立刻簽署這一協議,并使之生效。不過當拿破侖秋風掃落葉一樣的橫掃了整個普魯士之后,皇帝陛下立刻就改變了自己的態度。他向卡爾大公道歉,并公開稱贊在簽署這一協議中出了很多力的梅特涅是一個可造之材,并打算讓他擔任駐法國的大使。
而梅特涅則向皇帝提出,希望皇帝先派他擔任特使去調停法國和普魯士之間的戰爭。
“陛下,普魯士如果被過分的削弱,對我國不利。”梅特涅這樣說。
所以這一次,拿破侖在柏林等到的不僅僅是普魯士的使者,還有和普魯士的使者一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