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了一種選擇,那就是立刻山寨法國人的噴火器,然后裝在山寨的飛剪船上,最后依靠強大的產能,用山寨來擊敗正版。
但這一切都還需要時間,而重新獲得了補給的愛爾蘭人,卻也開始加大了反擊的力度。并再次發起翻邊攻勢,并再次攻下了一座兵站。
在根據地中,因為后勤困難,以及“治安部隊”不中用,英軍的損失也出現了明顯的增加,而他們對根據地進行破壞的效率,則因為“治安部隊”消極怠工而明顯下降。而“治安部隊”為什么在哪怕執行“破壞馬鈴薯地”這樣的簡單任務的時候,都要消極怠工呢?
按照英國人的說法,那是因為“愛爾蘭人都是懶蟲,只要有機會就一定要偷懶;就算沒有機會,創造機會也要偷懶。”
但是如果你用相同的問題去問問賈維斯隊長,那賈維斯隊長就會告訴你,這事兒呀,還真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為愛爾蘭人太壞了,誰糟蹋莊稼,糟蹋得最起勁,他們就優先打誰,下手又黑,打得又狠。偏偏咱們治安部隊的家伙都太笨了,每次去向英軍求救,不是去的太晚,就是傻不拉幾地把英軍帶去踩了叛匪的地雷。
這樣一來,為了保護英國大兵,那自然是不去糟蹋莊稼比較好了。所以,“治安部隊”干啥都不行,就連糟蹋莊稼,都比不上毛驢。
既然“治安部隊”指望不上,英軍也曾經試著自己動手,糟蹋莊稼。然后,他們就發現了自己也陷入了一個怪圈。如果將大隊人馬集中在一起干這個事,那效率就太低了,低到了還不如毛驢的地步;但如果分散開來干這事,就總是會被叛匪各種襲擊。在這些襲擊中,正宗的英軍一樣損失慘重。
于是,就連一直都在叫喊著“堅持”的諾福克公爵也不得不承認,繼續在非治安區進行掃蕩意義已經不大了。于是他便下達了新的命令,宣稱對叛匪的討伐已經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現在可以勝利班師了。
要說諾福克公爵說的也不錯,他的行動確實也給根據地造成了相當的損失。而且也的確讓獨立軍消耗了太多的物資。如果到馬鈴薯成熟的收獲季節之前,英國人能有效地阻止愛爾蘭人獲得足夠的補給,那么到馬鈴薯成熟的兩三個月之內,愛爾蘭獨立軍就很難恢復力量。到那時候,英國人再來一個大掃蕩,只怕直接就能在愛爾蘭獨立軍的根據地制造出一次大饑荒了。
當然,這一切主要看兩點。第一就是英國人能不能更有效地切斷法國對愛爾蘭的補給,另一條就是統一愛爾蘭人聯合會能不能盡快的實現生產自救。畢竟,武器彈藥或許能通過海外的救援來解決,但是依靠海外的運力來解決糧食問題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如果海外的運力真的能解決糧食問題了,那不是英國已經崩潰了,就是根據地已經縮水得幾乎什么都不剩了。
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海上又出現了新的現象,那就是從法國出發的飛剪船再次遭到英國飛剪船的攻擊。而且這一次,英國飛剪船上也出現了“希臘火”。因為猝不及防,以及缺少生還者。一開始這樣的襲擊并沒有被發現,大家只是發現能夠返港口的船只減少了很多。
這樣的情況自然讓船員們警覺了起來。不久之后,終于有人帶回來了確切的消息英國人也有希臘火了。
這個消息是一個名叫奧列格的丹麥船長,在從愛爾蘭回來的路上,救起了一個抱著木板在海上漂浮的意大利水手。這個意大利水手告訴大家,他所在的船只遭到了裝成法國船只的英國飛剪船的襲擊,英國人先是用希臘火點燃了他們的船,然后又開槍射殺跳海逃生的水手。他是靠著躲在一塊大木板下面,才躲過了英國人的射殺的。
不久之后,情況進一步惡化了,英國人手中的飛剪船越來越多,他們甚至開始以船隊的方式攔截攻擊前往愛爾蘭的船只了。在這一系列的戰斗中,雙方都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