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新的軍裝,顯然能在一定程度下降低防御方的效率,他們怎么會不憤怒呢?
接著他們就看到法國炮兵開始更換彈種,他們的炮彈不斷地落在防御陣地的前沿,然后炮彈落下的位置就冒出濃煙,戰(zhàn)場附近的能見度立刻就下來了。
“真見鬼!怎么能這樣!”那個奧地利軍官又不高興了,“不過前面還有地雷呢!我倒要看看法國人如何排雷!”
這時候,在防御方的陣地上,他們的火炮也開始開火。因為是演習(xí),所以開火之后,并沒有真正的炮彈落下來。但是每一輪炮擊之后,導(dǎo)演部的人就會按照一定比例讓一些法軍士兵退出戰(zhàn)斗。當(dāng)然,煙霧彈的使用和能見度的下降讓這個比例也隨之下降了。
法國士兵靠近了雷場。幾個法軍士兵推著一輛車靠近了過來。車上架著一枚火箭。法國士兵將車固定好,便退到一邊點燃了火箭,火箭飛了起來,后面牽著一個長長的繩索狀的東西。
“這東西我見過,”在更低一點的地方,安德烈對他們的朋友解釋道,“我們電力部門的人,就是用這樣的辦法,讓電線越過河流和山谷的。”
也許因為后面的那條繩索太粗了點,也太重了,所以飛出去的火箭并沒有飛多遠(yuǎn)就掉在了地上。而系在火箭后面的那根繩索自然也落了下來,正好鋪在雷場上。接著就發(fā)生了爆炸——原來那根粗粗的繩索并不是繩索,而是裝在膠皮管中的炸藥。
“好辦法!”巴格拉季昂用拳頭擊打著自己的手心,“這樣一來,只是一瞬間,就在雷區(qū)中開辟出了一條安全的通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