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他們收拾完出門,已是未時。
大約是前幾日下了雪的緣故,外面的天還冷得厲害,宋硯出門前特地燒了一鍋水,把湯婆子灌滿了。
出門時,宋硯把湯婆子遞給沈南依:“把這個帶上。”他記得她說過她的手冬天凍瘡容易復發,還是留意著些。
到了這一天,所有的人都閑下來了,街道上有許多小孩子在玩鞭炮,嬉笑追鬧,還有一些女人聚在一起熱火朝天地閑聊。
太陽不算好,但幸好風不大。
“你想不想去清水河邊走走?”宋硯問。
“都行。”沈南依道。
二人便一路往河邊去。
宋硯想起去年除夕,他們還帶著一群孩子在云山村的河邊放鞭炮,一年的時間,時移世易,他的心境也成長了不少。
“你冷不冷?”
宋硯正看著波光粼粼的河面出神,忽聽沈南依同他說話。他猛地回神,笑道:“還好。”
“給你也焐一焐。”沈南依把手里的湯婆子遞過來。
“我不冷,你用吧。”即便是冷,他也不能說冷。
難得有這樣閑散的時光,二人沿著清水河岸一路漫步。
“待開年把第一批土地分下去,春種忙完之后便可以開始準備下一階段沼澤和毒瘴的治理了。若是順利,我打算建議許知縣開官學。和京師相比,清水縣讀書的孩子太少了,整個縣城就只有一家私塾,下面村鎮更是沒有。而且,這里的百姓們都認為讀書是有錢人的事,和他們沒有什么關系。”
宋硯說著,沈南依安靜地聽著。
“可安邦之策,興國之要,都離不開明智的開啟。開啟民智,而后民才能明德知禮,奮發進取。讀書的目的,未必就是為了升官發財,而是能讓人將眼光看得更長遠。只有讓百姓生出進取之心,使匠能助其行,民能守其業,清水縣才能有更好的將來,這里的百姓也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所謂國泰民安,其實是民安方能國泰。木欣欣而向榮,人亦如此。”
“嗯。”沈南依輕聲應著。
對于宋硯所說的這些,其實她并不太懂,但她知道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也總是懷著十分的熱忱去踐行。他說“木欣欣而向榮,人亦如此”,沈南依覺得,這句話仿佛正是在說他自己。一直以來,他好像都是這樣,充滿著奮發向上的生命力。即便是遭受最悲慘的命運摧折,他也總會認真地去對待每一天。
正是他身上這種蓬勃的生命力,不斷地感染著她,讓她明白了,原來人還可以這樣活著,而不僅僅只是活著。
“最起碼要辦鄉學才行。”宋硯繼續憧憬著他的構想,“不過,若要辦官學,恐怕得花一大筆錢,依照清水縣眼下的情況,恐怕實行起來有些困難。好在許大人是個愿意干實事的父母官,后面再仔細斟酌解決辦法吧!只要想做,總有辦法解決的。”
沈南依偷偷偏頭看著他,他高昂著頭,精神抖擻,一副意氣風發的模樣,令她有些著迷。或許,她也可以像他一樣,努力地去好好活著。
“我們放鞭炮吧!”宋硯道。
沈南依的神情驟然亮起來,點點頭。
宋硯便拿出一掛鞭炮,一個一個拆下來,“要不要比比誰扔得遠?我和我哥以前老喜歡這么玩。”宋硯問。
沈南依看了看他,唇角帶著若隱若現的弧度:“你確定?”
“嗯?”沈姑娘怎么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宋硯拆好了鞭炮,堆成了兩小堆,到一旁去點了一堆火。他記得南依去年玩鞭炮都還是她教的,她如此自信,是不是稍微有那么點不自量力?要不,待會兒還是讓著她點吧,畢竟輸贏于他而言其實也沒什么意義。但她若是能高興,那也不錯。
宋硯從火堆里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