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宋弈早早起床,去拜見了宋父宋母。
二老一向起得早,宋弈來時,他們正要開飯。
“子碁,快來,一起用早飯。”宋母看見他,忙招手道。
宋弈應聲走過去坐下。丫鬟隨即送來碗筷。
宋弈并沒有動筷子,而是坐端正了身體,看向二老,“父親,母親,我有事想同你們講。”
宋父宋母一見他這副神情,便知他要說的事恐怕不是小事,二人對視了一眼,也沒有動筷。
“子碁,你有何事同我們講?”宋母問。
宋弈頓了一下,道:“我想娶武姑娘。”
“武……武姑娘!”宋母驚道,“你們不是……”宋母看了看宋淵,又看看兒子。
宋淵道:“子碁,你想好了嗎?武夫人去年可是上門來發了狠話的。”
宋弈點點頭:“我想好了。我也知道,若是直接上門去提親,武夫人若是還記著先前的事,恐怕沒那么容易答應。”
“那你打算如何?”宋母問。
宋弈道:“我想向陛下求一道賜婚詔書。”
宋淵皺眉道:“子碁,你明知武夫人可能會不同意,你去向陛下求賜婚詔書,是不是不合適?”
宋母愁眉苦臉地看著兒子,“子碁,你父親說得對,婚姻大事,講求兩廂情愿,強扭的瓜不甜。再說了,你之前不是不喜歡那武姑娘嗎?”
宋弈低頭道:“我沒有不喜歡她,只是那時候有些事一時半刻說不清,我沒有下定決心。”
“武姑娘知道嗎?她愿意嗎?”宋母問。
宋弈點點頭,“我問過她了,她愿意。”
宋父宋母這才松了一口氣。宋淵想了想,道:“可你這樣做,終究是不合君子之道。”
宋弈道:“父親,母親,你們的教誨我一直謹記在心,可有些事,光遵循君子之道是不能成事的。倘若明明有更簡單的解決辦法,又不違背本心,為何還要去遵循所謂的‘君子之道’?若是因為這‘君子之道’,最終與所求失之交臂,不是會抱憾終生嗎?”
宋母看向兒子,“子碁,若你和武姑娘的確是兩廂情愿,母親也不反對你們在一起。只是,武家門第高,你這樣借陛下給武夫人施壓,總歸是有些不合適。更何況,武夫人還對你有偏見。”
宋弈道:“母親也說了是‘偏見’,既然是偏見,待婚事成了,我會待武夫人如待親母,自能日久見人心。”
宋淵急道:“子碁,你可知曉,你這是仗勢欺人……”
宋弈忽地起身,走向一旁,跪地向宋父宋母磕頭道:“父親,母親,兒子已經答應了清霜要娶她,便不能食言。求父親母親成全。”
宋父宋母互相看了一眼,宋母忙起身去扶宋弈,“子碁,你先起來,父親母親不是反對你們的婚事,只是覺得這樣做有愧于武夫人……”
宋弈犟道:“孩兒知道,待圣旨下了,孩兒自會去大將軍府請罪。”
“這……”宋母回頭看了看宋淵,宋淵嘆了一口氣,擺擺手,“罷了,隨他們去吧。子碁向來是個有主意的,屆時,我和你母親陪你一起去登門請罪。”
宋弈喉頭一哽,又磕了一個頭,“父親,母親,是兒子的錯,連累你們了……”
宋母拉他起身,“我們是一家人,何來連累之說?你等了這么久,好不容易尋了個兩心相悅的姑娘,父親母親又怎么會忍心拂了你的意?既是一家人,有事就該一起擔,我和你父親不過是看看武夫人的臉色,丟點面子的事,只要你們兩個以后好好過日子,這一時半刻丟點面子也無甚大礙。”
宋弈拜道:“多謝父親,多謝母親。”
宋母語重心長道:“費了這么大的周折把人家姑娘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