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麥粒可以變成面粉,也可以當成種子,你可以想像一下,這么一顆小小的種子,要長成麥苗,再長到這么高,然后還要再結穗、成熟,這需要很長很長一段時間的。
麥子從種子變成最后的你見到的面粉,你知道有多少人要為了它辛苦忙碌嗎?田里的農民伯伯們要澆水、施肥、鋤草,還要盼著老天爺不要變臉,這才能豐收。而收割完之后,還要再打場,然后才能成為麥粒。
小老虎,你現在知道面粉是怎么來的了,你再想想,昨天你打那么多的面粉給弄到地上了,你想想看,這背后的多少人辛勤勞動是不是都白費了?”
太多的大道理,小老虎現在也聽不懂。
許如意只是盡量地讓他明白一個要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道理。
說到底,小老虎沒有吃過苦,別人家都在為了吃不飽穿不暖發愁的時候,小老虎卻是從小到大都是被精養著的,這種差距,自然就讓他沒有辦法去體會到別人的不容易。
想要讓小老虎跟那些可憐的孩子同情,這是有一定難度的。
“媽媽,我以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嗯,好孩子,你能想明白這個就好。走吧,媽媽帶你去吃菜團子?!?
許如意今天在某公社解決午飯問題,而且她事先并沒有打算留下來吃,還是后來顧建設去公社食堂里轉了一圈之后,回來提了一嘴,許如意才臨時決定在這里吃的。
菜團子是用玉米面兒和全麥面混和做的,中間夾的也是野菜,再放點兒鹽,也就這樣了。
菜團子個頭不大,估計就跟許如意的拳頭差不多大。
許如意吃了一個菜團子,又喝了一碗幾乎見不到雞蛋的雞蛋野菜湯。
她原本也沒干什么體力活,早上吃的也好,所以現在并不怎么餓。
而小老虎就不一樣了。
他還是個孩子,但是今天一上午全程跟著許如意在田里走來走去的,后來又去面粉廠參觀,早累了。
小老虎的飯量原本就大,這會兒什么也顧不上,抓起一個菜團子就開始吃。
他雖然餓,但也不至于到了餓昏頭的地步。
前兩口沒吃出來,只想著盡快填飽肚子。
等吃了小半個的時候,才覺得這菜團子真心不好吃。
他也不是沒吃過菜團子,他記得里面是有肉丁的呀!
而且他吃的菜團子,好像沒有這里的這么喇嗓子。
小老虎見媽媽看向自己,什么也沒說,吃的速度雖然慢下來了,但并沒有露出嫌棄的表情。
這一點,讓許如意很滿意。
這樣的菜團子,小老虎吃了兩個,還喝了一碗野菜湯。
等回去的時候,許如意問他菜團子好吃嗎?
小老虎就把自己的疑惑都說出來了。
為什么都是菜團子,可是味道和口感上卻是差這么多呢?
許如意沒有解釋太多,又帶他去了幾家特困戶走訪。
許如意是帶了一些米面的,這也是政府這邊安排的,每年的端午節、中秋節還有過年,他們都會有這方面的安排。
許如意帶小老虎去的是一家稍微熟悉一些的人家。
這戶人家原本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但是幾年前鬧災時,女兒被他們給嫁出去了,大兒子上山找吃的,然后被野豬給拱了,救下來沒活幾天就斷氣了。
兩位老人家原本以來還有兩個兒子,也算是指望,誰知道二兒子又突然被查出來得了病,現在每天都只能是躺在床上,兩條腿已經沒了知覺。
至于小兒子,倒是沒病沒災,但是年紀還太小,因為家里困難,所以他也只是勉強認了幾個字,壓根兒沒有正經地上過學。
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