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素看了眼手機,手指輕輕一點,商曼清的微信號瞬間消失在了通訊錄里。
然而,當她試圖找到曲星穆的微信號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忘記了他的號碼。
她微微皺起眉頭,自言自語地說道:“那個曲什么的,微信號是哪個來著?”
李母自然知道女兒將曲星穆的微信號置頂在聊天列表中,但她并未點明這一商事實。
相反,她微笑著表示愿意幫助李安素刪除這個微信賬號,并告訴她自己知道要刪除的是哪一個。
李安素毫不猶豫地將手機遞給母親,語氣輕松地回答:“哦!好啊!老媽,你來幫我刪吧!”
然后便開始繼續(xù)吃早餐。
在這里,就必須提及李安素的成長背景和家庭氛圍。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學生,李安素一直以來都是個學霸型人物,她將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學業(yè)之中。
即使對曲星穆心懷愛意,她也從未因為感情而放棄自己的未來。
與曲星穆相互欣賞、產(chǎn)生好感之后,他們直到上了大學才順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
而他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男女朋友,至今也才三年多的時光。
但是前期處于曖昧期的時候,他們之間的問題已經(jīng)凸現(xiàn)出來了。
兩個人都是“事業(yè)型”的人,在相處的方式、時間上往往就會出現(xiàn)沖突,這個時候遷就退讓的人就成了李安素。
如果不是三年前是曲星穆先開口告白,并且搞一場比較盛大“儀式”,或許這兩個會越走越遠,直到“分道揚鑣”。
最關(guān)鍵的是:兩個人在一起兩年多后,李安素才偶然得知當初那場“告白儀式”是商曼清提議的,就連儀式的“流程”也是她全程“指導”的。
李安素立時就像吃了一個“蒼蠅”惡心,也就是那個時候改變了商曼清的態(tài)度。
至于愿意把手機給自己媽媽看,是因為在目前這個階段里,她始終把學習擺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手機里只有一些和學習有關(guān)的東西,所以無所謂給媽媽看。
李母佯裝“淡定”地接過了女兒的手機,打開微信里她和曲星穆的聊天記錄,大多是女兒的日常分享。
雖然不是很多,但是基本上每天都有一到兩次。
李母知道這對于準備考研的女兒已經(jīng)是很難得的,可問題是曲星穆居然更“懶”,兩三天才能回復一條。
這段時間唯一主動的消息大概就是約女兒李安素一起過節(jié)的消息了。
可是昨天女兒連發(fā)了幾條消息,對方都沒有回復,真是欺人太甚。
拉到最下面,是女兒給曲星穆發(fā)的最后一條消息了:我會重新考慮一下,我們之間的關(guān)系了。
可是曲星穆這樣都沒有回消息。
看到這里,真是佛都有火啊!
李母一不做二不休,不只刪除了曲星穆和商曼清的微信號,就連他們的手機號碼都一起拖進了黑名單。
既然要斷就那斷個干干凈凈,這個時候她不得不慶幸女兒是個不喜歡發(fā)朋友圈的人,否則還得刪朋友圈。
“媽媽,還沒好嗎?”李安素看著母親拿著手機劃拉了半天了,就問了一句。
“好了,好了!”李母把唯一一條,三年前的那條“我們在一起”的朋友圈信息刪除以后,就把手機遞了過去,“我年紀大了,有點老花,好幾次沒點到正確地方。”
“嗯!”李安素看了一眼手機,發(fā)現(xiàn)沒什么變化,也就不多說什么了。
但是對妻子很了解的李父看了她一眼,顯然是不怎么相信對方的話。
李母卻在這個時候,還了他一個“一切都搞定”的眼神。
“小素啊!你看假期快結(jié)束了,你要不要出門旅行一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