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史忽地低聲道:“老臣也隨郡主同去。”
姜韶華一驚,轉頭看了過去:“陳長史也要同去?”
陳長史抬頭,和郡主對視:“是。老臣在南陽王府數(shù)十年,已經很久沒回過京城。這些年,老臣和不少朝臣都有書信往來,也有些交情。只是,書信一來一回太慢,來不及應對緊急之事。”
“郡主此次去京城奔喪,或許會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和困境。老臣隨郡主左右,能及時聯(lián)系朝臣,為郡主助力。”
這番話,說得意味深長。
進京奔喪,會有什么麻煩?何來的困境?聯(lián)系朝臣,想做什么?
姜韶華默然片刻,點了點頭:“陳長史隨本郡主同去京城。王府內外事務,就都交托給馮長史了。”
馮長史二話不說便應了。人各有長,陳長史長袖善舞,交游廣闊,且老謀深算。由陳長史陪著郡主去京城最合適。他脾氣又臭又硬,還是留守王府吧!
崔渡忽地也插嘴道:“我也隨你去。”
“不妥!”竟是陳長史馮長史一同出聲反對。陳長史說話更快一步:“長寧伯不擅朝堂爭斗,對京城人事一片茫然,去了也沒什么實際用處。”
馮長史接過話茬:“長寧伯一同去了,反倒令郡主心有牽掛,會分心。再者,田莊里培育糧種,離不得長寧伯。長寧伯還是以差事為重。”
話說得難聽,道理卻沒有錯。崔渡既不會武,也不懂朝堂陰謀爭斗,去了又能做什么?只會是姜韶華的軟肋和累贅罷了。
素來隨和的崔渡,此次卻格外堅持:“我想和郡主一同去京城。一旦有什么風險,我能和郡主同進共退。”
同甘共苦,同生共死。
這八個字,崔渡沒有說出口,卻在堅定的目光中表露無遺。
陳長史和馮長史心里暗暗動容,不約而同地想道,郡主有這樣的夫婿,也不枉此生了。
“你是我姜韶華的夫婿,是皇上親封的長寧伯,確實該去京城奔喪,送皇上最后一程。”
姜韶華長呼一口氣,慢慢說道:“到了京城,你時時隨在我身邊便是。”
郡主發(fā)了話,此事也就定下了。
陳馮長史不再反對,宋淵略一思忖張口道:“此次進京,形勢莫測,多帶些親兵吧!”
陳瑾瑜和馬耀宗幾乎同時張口贊成,且主動請纓要隨行。
沈木張口道:“工房新打了一批新兵器,十分鋒利,還有一批上好的軟甲。都給親衛(wèi)們換上。”
聞安這個老好人竟也是一派殺氣騰騰:“郡主將臣那個不成器的孫子也帶上。他自少讀書習武,勉強也算文武雙全,郡主有事只管差遣。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讓他第一個去。”
這么一說不得了,屬官們個個都想隨行。
姜韶華定定心神,目光掃過眾人慷慨激昂的臉孔,心里涌過一陣熱流。
她的雄心壯志,外人不知就里,眼前的王府屬官們,卻都能猜到一二。如果只甘心做一個有實權能影響朝堂的藩王,她早已做到了,何須這般出糧出兵助力邊軍退敵?何須一直經營實力向北方擴張?何須一直招納流民充實人口?
這一次去京城,她不僅要去奔喪,還要穩(wěn)住局勢,力壓眾臣,或許,還要做一些在眾人眼中大逆不道之事。
而他們,都是她最忠實的臣子,愿為她赴湯蹈火。
“陳長史隨行,長寧伯同去,陳舍人馬典膳都一并隨行,楊審理也同去。其余人留守王府。”
姜韶華很快做了決定:“親衛(wèi)不用多帶,還是兩百親衛(wèi)隨行。”
宋淵眉頭一動:“萬一有什么變故,兩百親衛(wèi)不足以應對。”
姜韶華看著宋淵:“京城有十幾萬駐軍,常年駐守護衛(wèi)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