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和太后娘娘都支持我們郡主登基。” 東平王哈哈長笑:“本王也一樣心服口服。便是立刻合了眼,也無遺憾了。” 身陷絕境,還能有這樣的心態,東平王確實是真正的梟雄。 楊侍郎心里也隱隱生出了幾分佩服,揮揮手,令人將東平王父子送回牢獄。 提審淮陽王和武安郡王,就是另一番模樣了。 淮陽王瘦了一大圈,眼窩深陷,不停地哀求楊侍郎:“我是清白的,從未做過任何謀逆舉動。請楊侍郎為我在新天子面前美言幾句。” 武安郡王被關了一個月,也瘦了許多,性情卻愈發暴躁,張口便是一連串臟污不堪的粗話。先罵鄭太皇太后,再罵李太后,緊接著罵東平王和死去的高涼王世子野心太大,然后罵淮陽王。 罵了一大圈,愣是沒敢罵姜韶華半個字。 其實,一開始也是罵過的。楊政聽了心中惱怒,在提審的時候做了些“手腳”,明面上沒有任何傷口,武安郡王吃足了苦頭,也就老實多了。 忙碌了一下午,楊侍郎將三摞卷宗呈了上來。 姜韶華沒急著看卷宗,溫聲道:“這些日子,辛苦楊侍郎了。” 楊侍郎恭聲應道:“臣身為刑部侍郎,理當為郡主分憂。” 姜韶華夸贊楊侍郎精明能干,楊侍郎自謙一番后張口告退。 待楊侍郎走后,姜韶華叫了楊政過來:“今日問審,三位藩王都說了什么?” 楊政記性好得很,幾乎一字不漏地學了一遍。最后還義憤填膺地加了幾句:“東平王父子沒什么可說的,必然要處死。以臣看,也不能放過淮陽王和武安郡王。” “武安郡王心胸狹窄,十分記仇。若是放他回藩地,九成要造反。” “淮陽王就更不能放了。他在牢中待了這么久,從未說過太皇太后半個字不好,也從未流露過對郡主的嫉恨怨言。越是這樣,越要提防。” 這樣的話,官場老狐貍楊侍郎是絕不會說的。 楊政身為南陽王府屬官,自詡是郡主心腹,慷慨激昂地表了態。 姜韶華不置可否:“你先退下吧!本郡主要仔細看一看卷宗。”